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从古至今,家庭都是人类第一生活场所,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但远远早于学校教育的诞生,而且也比学校教育发挥着更加基础和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的亲职教育(也称双亲教育或家长教育),被西方国家所提倡的历史却不到一百年,作为专门培养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亲职教育是指协助父母了解自己的职责,提供有关促进儿童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知识技能和正确方法,以使其扮演称职父母的教育过程。简言之,就是教人如何成功地为人父母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不少父母尤其是流动儿童的父母逐渐退出教育者的角色,有些因条件所限不得不把教育的主要责任推至学校和教师,有些受负面环境影响无法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还有些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因素制约和不愿让孩子吃苦等观念影响而变得更加疼爱甚至溺爱子女,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缺位现象。以上种种因素,使得传统教养模式受到了极大冲击,如何做好父母,如何培养好孩子,已经成为摆在很多父母或准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协助个人和社会之问题解决和潜能提升的行为科学,社会工作也关注到了服务对象对亲职教育的需求,并进行了介入尝试。本文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小组工作方法为指导,以认知行为理论和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辅之以行动研究法、社会工作评估法对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A城市社区流动儿童亲职教育情况进行分析调查。通过收集到的资料分析A城市社区中流动儿童亲职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或困境。在此基础上开展六期小组活动融合流动儿童与亲职教育,在社会工作视角下评估反思流动儿童亲职教育存在的问题或者困境,强调小组工作的介入有利于补充和完善流动儿童家庭亲职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并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支持策略与意见建议,促进流动儿童亲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