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榛属(Corylus)植物的遗传变异规律,为榛子培育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本试验选取了榛属7个(变)种及平榛(C.heterophylla Fisch) 14个野生居群为研究对象,通过SSR分子标记,对榛属种间亲缘关系及平榛居群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和优化了榛属植物的SSR反应体系;筛选了29对欧榛的SSR引物对榛属植物进行扩增,有效性达100 %。利用其中的17对引物对榛属种间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在43份种质中共检测到13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可检测到等位基因8.0588个;观测杂合度(Ho)和预期杂合度(He)平均值分别为0.5773和0.7855。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可初步将7种分为3组:平榛(C.heterophylla Fisch)、榛(C.avellana L.)及川榛(C.kweichowensis Hu)为1组;臧刺榛[(C.feroxWall.var.thibetica (Batal.Franch.)]、滇榛(C.yunnanensis A.Camus)及华榛(C.chinensis Franch)为1组;毛榛(C.mandshurica Maxim.et Rupr.)为1组,从分子水平上对榛属种间亲缘关系给予了鉴定。平榛和欧榛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且亲缘关系较近,为已成功的种间远缘杂交提供了理论支持。(2)利用Sanger末端终止法测序原理,在位点CAC-B014对榛属7种及虎榛属(Ostryopsis Decne)虎榛(O. davidiana Decne)的微卫星序列进行了测序,结果表明:欧榛微卫星在榛属种间及虎榛属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及多态性,可用于近缘种研究,为榛子种质资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3)利用样方调查和SSR分子标记相结合,初步对平榛克隆结构及个体进行了研究。平榛克隆繁殖比例较大,成集群分布,可分3种类型:株丛、株系及群系。研究结果显示同1株丛(系)的个体基因型相同,为1个独立的遗传个体;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种子繁殖使平榛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Na=5.1250,Ne =2.4996,Ho=0.7148,He=0.5474)。居群水平取样时要考虑平榛兼性繁殖特性,根据居群大小、聚集程度、榛丛斑块大小及斑块距离进行适当调整,确定具体样本数。(4) 25对引物共检测出239个等位基因变异,位点拥有的等位基因数量(Na)在2~19个之间,平均每个位点可检测出9.56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Ne)1.209~10.889个,平均值为4.78个;观察杂合度(Ho)变化范围为0.191~0.921,平均值为0.552;期望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为0.174~0.911,平均值为0.729。平榛物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表明其生态适应性有一定差异,这为平榛杂交育种、无性系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5)平榛在居群水平上,各个居群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3.57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68个,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0.553和0.582。河南辉县(HX)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Na=4.76,Ne=3.41,Ho=0.608,He=0.685),河北宽城(KC)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Na=1.44,Ne=1.44,Ho=0.44,He=0.251)。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2485,即有24.85 %的遗传变异存在居群之间,75.15 %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分子水平方差分析表明,居群间及居群内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6)利用算术加权平均数法(UPGMA)将14个居群分成4大类,地理位置较近的聚在一起;居群间的基因流较低,为0.756。经Mantel检测,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 =0.5144,P=0.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