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黄化程度香樟的叶片生理生化特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co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作为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应用于南方各省。但最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香樟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城市景观和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本实验以上海不同典型地段(植物园、休闲广场、公路)、不同黄化程度的香樟为研究对象,揭示不同黄化程度香樟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黄化程度的加重,叶绿素a含量降幅达91.2%,叶绿素b降幅达95.1%,类胡萝卜素降幅达82.2%,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降幅为5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幅度为46.4%,过氧化物酶(POD)降幅则为66.6%。3至7级黄化叶片有效铁含量则为正常香樟的50%-65%,7级黄化叶绿素a/b比值显著增加,增加幅度为98.7%。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相对增加使叶片呈黄色,SOD、POD活性可以表征香樟的黄化程度。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都随着黄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土壤pH值随着黄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7级黄化PH显著升高。土壤全铁与黄化的相关性不高,而土壤下层有效铁则随着黄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降幅达51.4%。严重黄化的香樟,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升高,上层6、7级升幅为151%、164%。磷铁比也显著升高,上层6、7级升幅为227%、308%,下层5、6、7级升幅达215%、238%、135%。上海地区成陆过程中长期受海水的影响,土壤pH值较高,影响了土壤中铁的活性,使土壤中的活性铁含量降低。此外土壤过于贫瘠,肥力差,也是香樟黄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香樟对速效磷的吸收抑制了对铁的吸收,也加重了黄化程度。
其他文献
鱼类的性别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极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雌、雄激素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对性别分化有重要作用,无论是雌、雄同体鱼类还是雌、雄异体鱼类,在由雄向雌
摘要:英语课堂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是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交际技能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受到英语教师的青睐。它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得到了张扬,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空间。但从教学实践中来看,我们注意到教师课堂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浪费”现象比比皆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英语课堂;探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al aureus)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革兰氏阳性致病菌,能够引起皮肤黏膜、多种组织器官的化脓性炎症,也可由此导致危及生命的败血症、心内膜炎、肺炎、脑膜炎等;此外,尚可引起异物相关感染、尿路感染、骨髓炎、关节炎、肠炎等。血小板作为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了机体的凝血,伤口愈合以及炎症反应等过程。血小板在激活后能够直接吞噬细菌,也可以分泌抗菌肽来清除细菌。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