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研究表明,在肝动脉缺血时,肝外胆道组织和肝组织一样出现损伤性改变。肝外胆道缺血可导致胆道狭窄、胆漏等合并症,是影响肝胆外科手术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肝外胆道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已引起重视,但对不同部位肝外胆道组织损伤进行对照研究尚未见报告。不同部位肝外胆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不同,血供有明显差异,它们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也存在差异?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实验通过豚鼠肝外胆道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研究,目的在于比较不同部位肝外胆道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及差异。 方法 1、分组 实验豚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组):常规开腹,但不阻断入肝血流;肝外胆道缺血组(I组):开腹确定肝动脉、门静脉、胆总管后,在十二指肠上缘处用无损伤血管夹阻断肝门30分钟;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同I组处理后,恢复肝门血流60分钟。 2、动物模型制作 取上腹正中切口,除肝的出入血管和胆管外,离断肝周其他各韧带,以切断肝外胆道可能存在的其他血供。在十二指肠上缘水平阻断肝门,制成肝外胆道缺血模型。实验到时后,恢复肝门血流,制成肝外胆道缺血再灌注模型。 3、观察指标 分别切取S组、I组、IR组左右肝管及肝总 管、胆囊、胆总管,在上述三部位胆道的相同部位取小块组织, 按常规制作电镜标本,观察上皮组织细胞器形态改变,并采用 图像分析技术求出线粒体平均体积呵)及数密度mV人其余 组织采用黄膘吟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瞩)活力。 全 果 1、形态学改变:S组各部位胆道上皮细胞线粒体峭清晰, 细胞边缘微绒毛丰富,排列整齐;I组各部位胆道上皮细胞线 粒体出现肿胀,有的峭模糊不清,部分微绒毛脱落;IR组线粒 体肿胀明显加重,有的峭不明显或矮小,微绒毛稀疏。 2.各组动物胆道上皮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及差异(见 表1) 表1 各组间动物肝夕月道v、NV、SOD向卜较 胆总管 且h总管 胆 囊 V Nv SOD V Nv SOD V Nv SOD I组较S组+一 士+一 士+一 士 IR组较S组++———一++———一++———一 IR组较I组+—一’.—一++一 十平均值增大,P<0.05;++平均值增大,P<0.of;-平均值减小,P<0.05:一平均 值减小,P(.05;士平均无明显改变,P>0.05. 3.不同部位肝外胆道上皮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及差异 (见表2) 表2 不同吉位肝外月道了NV、SOD白*较 S组1组IR组 V NV SOD V Nv SOD V NV SOD 肝总管 巳总管 士 士 士+—一+土 一 胆囊较胆总管 士 士 土+一++一 胆囊铡\总管 士 士 土 土 士 士+一 士 +平均值增大,P<0.05;++平均值增大,P<0.01;-平均值减小,P<0,05;士平均无 明显改变,P)0.05. 2 结论 1、豚鼠不同部位肝外胆道组织上皮细胞在缺血3O分钟, 再灌注60分钟后均出现损伤性改变,再灌注损伤更严重。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豚鼠不同部位肝外胆道组织上皮细 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明显差异:缺血时,胆囊及肝总管的损 伤较胆总管严重;再灌注后,胆囊的损伤最严重,肝总管次之, 胆总管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