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浆细胞肿瘤性疾病,其特征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及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主要在肾脏、心脏及肝脏等器官内累积。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随着近些年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治疗MM的新疗法大量涌现,包括一般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放疗和化疗。化疗其中包括(靶向药物如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卡非佐米)和免疫调节剂等;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尽管对于MM患者的治疗取得重大进展,但由于恶性肿瘤具有复发、转移、耐药的特性,导致当前阶段MM患者预后不良。因而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刻不容缓。本课题前期通过高通量筛选出与MM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的BUB1B基因(BUB1有丝分裂检查点丝/苏氨酸激酶B,BUB1 Mitotic Checkpoin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B)。并且通过基因芯片技术、MM患者临床数据以及HOVON数据库等,证实BUB 1B基因与MM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联系。因而课题的开展由此进行,首先通过构建BUB1BOE和BUB1BKD的稳转细胞株,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术研究BUB1B过表达和敲低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活性、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BUB1BOE/BUB1BKD+Dox(多西环素诱导后的BUB1BKD)会促进/抑制细胞增殖,BUB1BOE/BUB1BKD+Dox会延长/缩短有丝分裂G2/M期的占比。以上结果只能说明在表型研究中BUB1B作为促癌基因在MM细胞中发挥作用,其具体机制并不明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BUB1B基因是参与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染色体分离相关,因而通过外显子测序、吉姆萨染色、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BUB1B的过表达对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al instability,CIN)和耐药的影响。通过Co-IP实验探究BUB1B蛋白与上下游蛋白质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发现外显子测序、吉姆萨染色、免疫荧光实验显示BUB1BOE相对于BUB1BWT细胞株,其DNA拷贝数缺失、重复和错配增加,细胞核型改变,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同时证明在硼替佐米、阿霉素的干预下,BUB1BOE细胞株的耐受性增强。Western blot、Co-IP实验结果发现BUB1B蛋白表达与中心体相关蛋白CEP250、CEP 170表达呈正相关,BUB1B蛋白与中心体蛋白CEP170和中心体蛋白CEP250相互作用。CIN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诱因,但骨髓微环境(环状RNA、外泌体、miRNAs等)之间的相互调控在多发性骨髓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上述对于BUB1B的相关研究,加上近年来对于环状RNA的研究尤为热门,因此本课题对于BUB1B环状RNA展开研究。课题组前期通过环状RNA芯片筛选发现,正常人浆细胞表达的BUB1B环状RNA低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了进一步探究BUB1B环状RNA在多发性骨髓瘤中所发挥的作用。本课题通过 RT-PCR、qRT-PCR 等实验探究 BUB1B 环状 RNA(Hascirc0034565、Hascirc0034566、Hascirc0034567)在多发性骨髓瘤中RNA水平上的表达,发现只有BUB1B环状RNA(Hascirc0034566)在RNA水平上有表达,因而选取BUB1B环状RNA(Hascirc0034566)作为研究对象。电穿孔实验、Western blot、蛋白质谱、MTT实验、吉姆萨染色以及免疫荧光实验探究BUB1B环状RNA(Hascirc0034566)是否在蛋白水平上有表达且在MM细胞中表型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BUB1B环状RNA(Hascirc0034566)细胞株具有蛋白翻译的能力,MTT实验、吉姆萨染色以及免疫荧光实验表明BUB1B环状RNA(Hascirc0034566)过表达会促进MM细胞株的增殖,导致细胞核型的改变以及增强CIN。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探究BUB1B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发挥的作用,揭示BUB1B基因作用于MM细胞的相关机制;同时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骨髓微环境(BUB1B环状RNA)的相互调控作用进行研究,探寻线性BUB1B和BUB1B环状RNA作用于MM机制的共通性,为后期进一步研究BUB1B如何具体调控MM细胞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