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1978年的经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的高增长。但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高增长主要是基于高储蓄和高投资,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决策层都对这种增长的源泉持续性有很多慎重的考虑。目前,我国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许多核心和关键技术仍然依靠引进。近年来中外企业围绕知识产权上发生的纠纷越来越多,大大制约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力。改变中国企业技术水平落后的局面,则需要中国企业提高本身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达到此目标,则需要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持续地进行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通常用企业研发费用占企业销售额的比重来衡量,但是已有的统计数据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的R&D投入强度普遍较低。中国企业为何不愿进行R&D投入?或者说,什么因素影响了中国企业的R&D投入?企业R&D投入的经济后果又如何?这些基本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亟需学术界予以回答。
尽管已经有大量文献考察了企业R&D投入的影响因素问题,但是现有研究大部分都是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从公司治理、市场结构等角度来考察影响企业R&D投入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制度背景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与中国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较发达、产权界定清晰、法律对私人产权保护更为有效,而对正处于转型时期和新兴市场的中国而言,市场经济体系还在完善之中、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干预仍较为普遍、产权制度尚在完善之中、法律对产权保护还处于较弱水平,这些外生的制度因素对企业行为、特别是企业的R&D投入行为施加了与西方发达市场不同的约束条件。企业的R&D投入行为是在特定的制度背景和安排下进行的战略活动,所以企业的R&D投入行为要受到诸多制度因素的约束与激励,所以在研究中国企业的R&D投入问题时,应该特别注意制度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引导作用,将制度因素引入分析模型和框架中来,揭示制度因素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是更能深刻理解具有转轨经济和新兴市场的双重制度特征的中国的企业R&D投入行为。本文提出制度安排将通过两个机制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即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动力机制和保证创新投入获得充足的资源支持机制。已有的关于企业R&D投入经济后果的研究,通常直接考虑R&D投入对企业会计业绩、市场业绩的影响,未能充分地考察R&D投入到经济后果中间的影响因素问题,制度安排是否影响了R&D投入的经济后果,又是怎样的影响与不影响,这也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在制度背景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2—200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R&D投入的制度动因与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制度安排影响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动力。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有助于激励企业进行R&D投入;旨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GDP的地方政府干预行为抑制了其辖区内企业的R&D投入;与非政府控股企业相比,地方政府控股企业的R&D投入强度更弱,而中央政府控股企业与非政府控股企业的R&D投入强度没有显著差异;(2)制度安排影响了创新投入获得的资源支持。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地区金融的发展积极地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R&D投入;政府R&D资助推动了企业R&D投入;(3)在企业R&D投入的经济后果方面,本文发现影响了企业R&D投入的制度安排也影响了企业R&D投入的经济后果。具体来说,在那些产权保护好、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企业R&D投入更能带来企业价值的提高;政府干预和政府控股弱化了企业的R&D投入的价值效应。
上述的研究结论表明,政府要致力于制度环境的改善,消除抑制企业R&D投入的制度和政策因素,建立和完善鼓励企业R&D投入的动力机制,创造有利于企业R&D投入的制度环境,以保证企业R&D投入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