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融合方式在腰椎滑脱手术中的疗效分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融合方式在腰椎滑脱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找到各种植骨融合方式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77例患者根据融合方式分为三组,即A组为内固定+横突间融合;B组为内固定+椎间植骨+后路棘突间“H”型植骨;C组为内固定+椎间植骨。其中A组患者20例,退变性滑脱12例,年龄39~71岁,平均56.0岁;峡部裂性滑脱8例,年龄32~67岁,平均52岁。B组患者31例,退变型21例,年龄35~69岁,平均55.8岁;峡部型10例,年龄30~65岁,平均49.5岁。C组26例,退变型15例,年龄38~65岁,平均53.5岁;峡部型11例,年龄31~64岁,平均50.3岁。三组在年龄、性别、滑脱分型及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患者术后均辨证以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以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的下腰痛评定标准、VAS疼痛评分、Suk S植骨融合标准、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椎间隙高度指数及腰骶关节角等为观察指标,应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选择性行t检验、X~2检验或者方差分析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观察和评价不同融合方式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结果三组共77例患者得到了1~2年的随访。A组平均手术时间180min,平均失血量550ml;B组平均手术时间250min,平均失血量905ml;C组平均手术时间220min,平均失血量850ml;A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及失血量方面优于B、C两组,B、C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三组融合方式在腰椎滑脱复位方面,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三种融合方式之间的复位效果无明显差异,B、C组在腰椎高度恢复方面优于A组,A组不能恢复椎间隙高度,甚至有部分高度丢失;在融合率方面,B、C组的融合率高于A组的融合率,B组融合率最优;三种融合方式术后的临床疗效较术前均有较大程度改善,但B、C组改善更明显。术后并发症统计上,B、C组合并发症少于A组,B组在继发椎管狭窄上少于A、C两组。结论横突间融合、椎间融合及H型植骨融合均是有效的融合方式,横突间融合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但植骨融合率低,不能恢复椎间隙高度,术后疗效较后两种差,手术并发症较多;椎间植骨融合技术是最符合生理要求的,其中椎间融合器是有效的支撑性融合,其植骨融合率高,能恢复椎间隙高度,术后疗效好,但是其手术创伤大,出血量较多;大H型植骨块可覆盖椎板切除后形成的缺损区,避免术后纤维瘢痕组织突入椎管,这样不仅能缓解神经根性疼痛,消除对神经根再压迫的隐患因素,加上大量松质骨能促进植骨融合,且融合成功率高,能很好地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是较好的一种植骨融合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Neural stem cell)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70只大白鼠随机分组取材。分组如下:(1)空白对照组:10只大鼠。仅
近年来我国航海作业和航海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星载AIS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单通道盲分离技术利用单天线接收混合信号,以其设计低复杂度、低成本的优点,得到广泛研究。文章介
陕甘宁边区继承和发展了苏区的教育经验,在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体系,包括干部教育、在职干部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社会教育和部队教
目的无创性定量研究脊髓型颈椎病脑脊液循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RI相位对比电影法,测定了30例脊髓型颈椎病(CSM)和30例健康志愿者C1水平的脑脊液动力学指标(峰值流速
目的探讨不同硬质容器盒装载密度对骨科器械发生湿包的影响,为硬质容器盒正确的装载密度提供依据,确保灭菌成功。方法选择本院外来骨科膝关节手术器械120个包裹,按器械大小、
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养成且不易更改的,在学习中也是如此。就目前来看,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多、成绩差,与其不良习惯密切相关。这些不良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
第一部分微创腱皮缝合治疗大耳白兔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组织学观察目的观察微创腱皮缝合技术治疗跟腱断裂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选取成年日本大耳白兔48只,以单后肢跟腱为
本文研究与高炉长寿相关的新技术、新设备,及其在高炉长寿中的实现原理,并结合攀钢高炉项目对长寿高炉的设计过程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炉型设计方案、炉体冷却方案、耐火砖的选
针对典型的液压系统回路,建立在故障预测基础上的主动预防性维修,可以使得维修保障措施针对性强、维修效果好。从这种视情维修的视角,以实际需求为牵引建立的基于剩余寿命预
随着我国新型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大量风能、太阳能发电站接入电网,而风能、太阳能具有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强等特点,给电网接纳风能、太阳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有效的平抑风能、太阳能的波动,降低新能源对电网的影响,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含热功能的光热电站以其较高的能量利用率,高效的能量储存功能,给新能源并网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但光热电站存在复杂的能量转换,这给建模、优化调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