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免疫原性评价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和猪流行性腹泻(PED)是分别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具有急性、高接触性的特点。TGE和PED的临床症状都表现为腹泻、呕吐、脱水等,均可导致仔猪死亡和成年感染猪机体消瘦、降低饲料效率、增加养殖成本,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疫苗接种是控制这两种疾病的有效方法。研制针对性强的流行毒株的疫苗对于控制两种疾病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试验用TGEVA/E毒株和PEDV A/D毒株,初步研制了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系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并对其免疫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  为研究TGEV A/E毒株在P K-15细胞上的增殖动态,将TGEV接种到PK-15细胞上,分别在接毒后的0h、8h、16h、24h、32h、40h、48h、56h、64h、72h、80h收取细胞液和上清液,每检测点设3个平行对照,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病毒的TCID50,整理数据后绘制TGEV在 PK-15细胞上的增殖曲线。结果表明,TGEV接种到 P K-15上后,48h时达到增殖高峰(TCID50为10-6.83/mL),后可持续到接毒后56h,病毒的TCID50可达到10-6.5/mL以上。表明在PK-15上增殖的TGEV可在48-64h时间收获病毒。  利用TGEV A/E毒株和PEDV A/D毒株作为制备二联灭活苗的疫苗株,分别在PK-15细胞和VE RO细胞上进行传代培养,扩增出高滴度的病毒液,制备成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并添加原核表达的PED V流行毒株S基因前1077个碱基表达的蛋白S A,进行疫苗的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和安全检验和动物免疫试验,分别通过微量血清中和试验和 ELI S A试验检测免疫后仔猪体内的抗体水平并采用spss l7.0统计学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疫苗物理性状等检验均合格;对小鼠和猪安全无副作用;将TGE-PED二联灭活苗分高、中、低剂量免疫猪后发现高、中剂量组之间抗体水平接近,两组数据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且差异显著(P<0.05),确定该二联苗最佳免疫剂量为2mL/头;TGEV抗体在二免四周时抗体水平达到最高,中和抗体检测结果和ELISA抗体检测结果分别为1:319和1:1280,PEDV抗体在二免三周时抗体水平达到最高,中和抗体检测结果和 ELISA抗体检测结果分别可高达1:512和1:1600,分别与相对应的TGEV(1:319和1:1280)及PEDV(1:512和1:1600)单苗的抗体水平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商品苗的抗体水平;SA蛋白可以诱导产生的PEDV抗体水平较低,而添加SA蛋白的二联苗+PED SA蛋白组的抗体水平整体上要优于TGE-PED二联灭活疫苗组;微量血清中和试验和ELISA试验检测结果所绘制的抗体消长曲线基本一致,两者均显示TGEV和PEDV的较高抗体水平均可持续到二次免疫后三个月。以上结果提示,本研究研制的TGE-PED二联疫苗效果确实,为实际生产中防控二种疾病提供了可选疫苗。
其他文献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由机体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糖蛋白,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干扰素类型中,a干扰素具有
嵌合体小鼠的制作是判定胚胎干细胞系是否具有种系分化能力的唯一方法,其在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外源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种系嵌合体的获得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也是通过胚胎干细
羊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腹泻或急性败血症为特征的羊传染病。主要感染数日至 6 月龄的羔羊。以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胸膜肺炎和急性死亡为特征的
抗菌肽是生物天然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杀灭病菌、保护机体的作用。防御素是其中一大家族,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体内,具有高效、广谱抗微生物活性。防御素具有不同于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