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当前国家政策出台了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的相关政策,构筑粤港澳大湾区的世界级城市群,珠三角地区的城际高速公路路网建设被列为重点基础建设项目,建设需求量进一步增大,路网密度已达到了世界级水平。然而,珠三角地区的城际高速公路建设存在着资金量严重不足、短期盈利能力低、投资回收期较长、债务压力巨大以及各市存在差异的财力等问题,对政府融资模式存在着很大的考验。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城际高速公路建设的政府融资体制也进行了改革,除政府直接融资的模式外,也引入了市场化的多元资本参与融资。但是目前珠三角城际高速公路的政府融资模式仍然以政府投资为主,财政资金投入,资金不足部分进行银行借贷和发行高速公路债券来筹集建设资金,多元的资本参与度有限,BOT、PPP等项目融资模式在珠三角城际高速公路的建设融资的实践案例不多。由于珠三角城际高速公路建设量大,资金需求量大,而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模式运用不灵活,融资总量有限,政府财政难以满足城际高速公路短期内大规模建设的需求,影响了城际高速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因此,如何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模式组合,选择合理高效的城际高速公路建设政府融资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是本论文研究的方向。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城际高速公路和政府融资的概念,在公共产品理论、项目融资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着重分析目前珠三角城际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和运用的主要政府融资模式,探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对应的原因分析。以国内城际高速公路建设的政府融资模式作为借鉴,结合珠三角地区城际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政府融资和市场化投融资,充分有效利用社会资本,丰富政府融资渠道,创新出组合型的融资模式,提出完善的政府融资模式的对策建议,缓解地方政府存在的资金紧张和运营亏损压力,解决资金瓶颈,真正实现多赢,保障珠三角城际高速公路的建设规划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