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一重和三重脑震荡后24天内学习记忆能力的动态改变。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应用单摆式闭合性脑损伤机械打击装置,复制不同损伤程度的脑震荡大鼠,随机分为PCC和MCC伤后组(n=8),应用八臂迷宫试验观测评价大鼠伤后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正常组比,(1)伤后摄取食物量下降,PCC组1-11d(0.00±0.00至2.62±1.76)、MCC组1-24d(0.00±0.00至0.75±1.48)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5):(2)伤后精神运动抑制即入臂总次数下降,PCC组1-7d、13d(4.87±1.24至10.0±2.39)、MCC组1-8d、22d(4.25±5.03至9.37±4.20)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5):(3)伤后参考记忆即入有食物臂次数先降后恢复,PCC组1-7d(0.50±0.75至3.00±1.06等)、MCC组1-19d(1.88±2.10至2.50±2.44)有统计学意义(t≥3.50,P<0.05):(4)工作记忆即重复入无食物臂的次数出现延迟性损伤,PCC组1-6d、10-23d(0.00±0.00至4.25±3.05)、MCC组1-4d、6d、9-13d、15-16d、19-22d(0.25±0.46至3.12±2.87)有统计学意义(t≥3.52,P<0.05)。结论:一重和三重脑震荡鼠在八臂迷宫实验中,摄食功能、精神运动、参考记忆与工作记忆在伤后不同时间表现出严重受损,且前三者的损伤程度与脑震荡损伤次数呈正相关。摘要】目的:建立PCC和MCC大鼠模型,通过固缩的神经元、大胶质细胞(macroglia)、小胶质细胞(microglia)数目的变化规律,观察PCC、MCC大鼠大脑病理形态学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CC大鼠认知行为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并探讨PCC和MCC是否有损伤积累效应。方法:用自制金属单摆式闭合性脑损伤打击装置复制PCC和MCC大鼠模型96只,随机分为PCC大鼠伤后1d、2d、4d、8d、16d、24d和MCC大鼠1d、2d、4d、8d、16d、24d(n=6)十二个实验组,另设一正常对照组(n=6)。运用HE、尼氏染色方法分别进行组化染色,对中隔断面染色图片的前额叶皮质(PFC)、第一躯体感觉皮质(S1FL)、梨状皮质(Pir)、嗅结节(Tu)、尾壳核(CPu)、外侧隔核(LSD)、终纹床核(BST)、外侧隔核腹侧区(LSV),背侧海马断面染色图片的压部无颗粒细胞皮质(RSA)、第一躯体感觉皮质(S1Tr)、梨状皮质(Pir)、海马CAl-4区(CAl-4)、上齿状回、下齿状回、丘脑背外侧核(LD)、皮质后外侧杏仁核(PLCo);脑干断面图片的脑桥平面、斜方体平面、橄榄核平面以及被盖区等23个脑区进行固缩神经元、大胶质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分别计数。结果:(1)CC后各脑区固缩的神经元数目均呈现上升趋势:与正常组相比,PCC组中隔PFC、S1FL、中隔Pir、RSA的高峰在8d和24d,Tu的高峰在16d,CPu、LSV、脑桥平面、斜方体平面、橄榄核平面以及被盖区的高峰在8d,LSD的高峰在1d和4d,BST、LD的高峰在1d和8d、S1Tr的高峰在1d和24d、海马Pir的高峰在16d、CA1、CA2、CA3、CA4、上齿状回、下齿状回的高峰在8d,PLCo的高峰在1d和4d;MCC组中隔PFC、S1FL、中隔Pir、RSA的高峰在8d和24d,Tu、海马Pir的高峰在16d,CPu、LSV、CA1、CA2、CA3、CA4、上齿状回、下齿状回、脑桥平面、斜方体平面、橄榄核平面以及被盖区的高峰在8d,LSD、BST、LD的高峰在1d和8d,S1Tr的高峰在1d和24d,PLCo的高峰在1d和4d。(2)CC大鼠伤后各脑区大胶质细胞数均呈先略下降后上升趋势:PCC组与正常组相比中隔PFC的低谷在1d高峰24d,S1FL、中隔Pir、Tu的低谷在1d高峰16d,CPu低谷在1d高峰在8d,LSV、BST、海马Pir、LD、脑桥平面、斜方体平面、橄榄核平面以及被盖区的低谷在2d高峰在16d,LSD的低谷在4d高峰在8d,RSA、S1Tr的低谷在2d和16d高峰在8d,CA1、CA2、CA3、CA4的低谷在2d和24d高峰在8d,上齿状回、下齿状回的低谷在1d和24d高峰在8d,PLCo的的低谷在2d高峰在8d;MCC组中隔PFC的低谷在2d高峰24d,S1FL、CPu低谷在1d高峰8d,中隔Pit低谷在4d高峰16d、Tu的低谷在1d高峰16d,LSV、BST、海马Pit、脑桥平面、斜方体平面、橄榄核平面以及被盖区的低谷在2d高峰在16d,LSD、RSA、S1Tr、PLCo的低谷在2d高峰在8d,CA1、CA2、CA3、CA4的低谷在2d和24d高峰在8d,上齿状回、下齿状回的低谷在1d和24d高峰在8d,LD的低谷在1d高峰在16d的。(3)CC大鼠伤后各脑区小胶质细胞数均呈上升趋势:与正常组相比,PCC组中隔PFC的高峰在8d和24d,CPu、LSV、LSD、S1FL、RSA、海马Pir、CA1、CA2、CA3、CA4、上齿状回、下齿状回、PLCo、脑桥平面、斜方体平面、橄榄核平面以及被盖区的高峰在8d,中隔Pir、Tu、BST、S1Tr的高峰在16d,LD的高峰在1d和16d;MCC组中隔PFC、S1FL、中隔Pir、RSA的高峰在8d和24d,Tu、海马Pir的高峰在16d,CPu、LSV、CA1、CA2、CA3、CA4、上齿状回、下齿状回、LD、脑桥平面、斜方体平面、橄榄核平面以及被盖区的高峰在8d,LSD、BST的高峰在1d和8d,S1Tr的高峰在1d和24d,PLCo的高峰在1d和4d。结论:(1)CC后各脑区固缩的神经元数目均呈现上升趋势。(2)CC大鼠伤后各脑区大胶质细胞数均呈先略下降后上升趋势。(3)CC大鼠伤后各脑区小胶质细胞数均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