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AMPS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蒙脱土浆体分散性的影响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1987310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羧酸减水剂因具有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与多功能性等优点,成为目前减水剂的发展方向及主流产品。现阶段最常用的聚羧酸减水剂是由丙烯酸和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合成的AA-TPEG型带有PEG长侧链的聚羧酸高聚物。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其分散性受骨料中引入的粘土组分的影响较大,少量的粘土即导致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的初始流动性及流动性保持能力大幅度降低,致使混凝土骨料含泥量较高或含泥量波动较大时,聚羧酸减水剂难以稳定使用。因此降低聚羧酸减水剂对粘土的敏感性成为该领域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低粘土敏感性聚羧酸减水剂主要是由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合成的MAA-HAMA型,它是通过降低聚羧酸减水剂在蒙脱土上的吸附,使更多的减水剂可以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从而达到较好的分散效果。但该类型减水剂的减水效率较低,分散保持能力较差,在工程应用中未能大量推广。故开展通过分子结构的调整改善现有AA-TPEG减水剂的粘土敏感性,及改善MAA-HAMA型减水剂的减水效率与保坍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已有研究表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磺酸(AMPS)可用于合成聚羧酸陶瓷减水剂,对降低粘土表面Zeta电位,提高粘土的分散性具有较好的效果;在合成聚羧酸水泥减水剂时,也可提高水泥颗粒表面Zeta单位的绝对值,提高对水泥的分散性。受此启发本文分别在传统AA-TPEG型聚羧酸减水剂PCE及MAA-HAMA型减水剂的基础上引入AMPS单体合成了新型的减水剂ATS、MPS、MES,通过水泥净浆、砂浆试验研究了这些减水剂对粘土的敏感性,并通过研究减水剂在水泥、蒙脱土上的吸附层厚度、吸附量与吸附方式,对水泥、蒙脱土Zeta电位的影响,揭示了含AMPS组元的减水剂降低粘土敏感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与PCE减水剂相比,含AMPS组元的ATS减水剂在水泥颗粒上的吸附量降低,在蒙脱土上的吸附量略有增加,在水泥-1%蒙脱土上的总吸附量降低约17%,颗粒表面吸附层厚度提高,吸附到颗粒表面后的Zeta电位下降,对水泥浆的分散保持能力及粘土的分散性改善,对含有1%蒙脱土的水泥净浆及水泥-标准砂砂浆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及分散保持能力。在含有蒙脱土类粘土杂质的机制砂砂浆系统中,达到相同的初始流动度减水剂掺量降低9.2%,经时损失降低了26.3%,表现出较低的粘土敏感性。2、在MP、ME减水剂的基础上引入AMPS单体合成的MPS、MES减水剂在蒙脱土上的吸附方式为表面吸附,吸附量远低于PCE减水剂。随着AMPS单体比例的提高,减水剂在水泥及蒙脱土上的吸附量稍有增加,吸附到水泥及蒙脱土颗粒表面后的Zeta电位下降、吸附层厚度提高。与MP,ME减水剂相比,MPS、MES对蒙脱土的分散性及对水泥的分散性、分散保持能力增强,对含有蒙脱土的水泥净浆的分散性提高,粘土敏感性降低,且随着AMPS单体含量的增加,减水剂对降低粘土敏感性的效果更显著。由于MP、ME、MPS、MES减水剂侧链较短,因此在无蒙脱土时,其对水泥的分散性及分散保持性不如PCE减水剂,但对蒙脱土的敏感性远低于PCE减水剂。
其他文献
以北京地铁7号线08标百子湾站-化工路站区间为工程背景,针对该区间隧道穿越污染地层问题,为确保污染地层中隧道安全、健康的建成,通过现场取样及化验对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
目的 :探讨医用高频电刀的电磁兼容检测抗干扰试验监测方法。方法 :根据YY 0505—2012行业标准的要求,先确定高频电刀在电磁兼容测试中的基本性能,然后采用美国某公司生产的高
【正】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教兴国战略方针加紧实施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积极探寻着健康稳妥的改革发展之路。而作为高等教育保障体系的后勤改革又是各项改革的重中
目的:解决家庭健康监护中CC2430串口通信速度慢的问题,将采集到的生理信息从本地计算机发往远程服务器,以供远程诊断或健康咨询。方法:改用USB接口实现CC2430与本地计算机的通信,
1  杰克: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五岁了。  妈妈:我知道啦。把维生素吃了。这是最后一片了。  杰克:维生素。  妈妈:唔……  杰克:是坏牙齿在疼吗?  妈妈:嗯嗯。但你明白的,心态重于事实。  杰克:你要是不在意,它就不重要。  妈妈:你说得对。嘿,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做什么吗?  杰克:做什么?  妈妈:我们要烤一个生日蛋糕。  杰克:生日蛋糕?  妈妈:嗯嗯。  杰克:像电视里的那样?  妈妈:嗯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但其人才培养模式却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从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环境分析入手,具体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