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通扫北》是战争题材的中国古典历史小说。在清末民初,《罗通扫北》被译成蒙古文,以手抄本和胡仁乌力格尔的形式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广为流传,深受蒙古族读者和听众的喜爱。对本子故事《罗通扫北》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清代汉文小说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及文本的蒙古化特征.本文运用比较文学、民俗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蒙古文译本《罗通扫北》本子故事与汉文《说唐后传》中前十五回《罗通扫北》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两个文本的结构、故事内容、人物形象分析等详尽的比较中,发现本子故事有诸多增加、删减和改编的部分。这些增减、删改的部分不仅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特征,更是体现了汉族古典小说在蒙古地区传播的特征。本文由导论、正文(1-3章)、结语组成。导论部分由选题目的、选题意义、研究概况、研究方法以及材料来源等内容构成。第一章,简述了汉文小说蒙译本——本子故事产生及流传的历史背景和本子故事的概况。在清代,随着内地汉族流入内蒙古东部地区,该地区蒙古人民从传统经济生活转变成半农半牧的复合型经济,促进了蒙汉文化交流。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论述了蒙古地区出现翻译汉文小说的本子故事概况。第二章,对本子故事《罗通扫北》和汉文文本之间进行了比较研究。从故事结构的增、删、改写入手,探讨了汉族古典小说流传蒙古地区的过程中,被增、删、改写的原因。第三章,对本子故事《罗通扫北》和汉文文本人物形象进行了系统的比较,通过人物形象描写中的改写、增删等部分,解读了本子故事中人物性格、面貌发生的变化及原因。结语部分,通过本子故事《罗通扫北》和汉文文本的比较研究,阐释了本子故事与汉文文本的不同,折射出蒙古族接受汉族小说的审美文化心理,同时大量的本子故事的出现推动了蒙汉文化的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