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第一家地方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58年。50多年以来地方社科院作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本地区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提供政府重大决策咨询、加快政府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进入新时期以后,地方社科院的传统科研体制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要表现为政事不分、机构官僚化严重、组织的独立性、公共性不足、科研目标定位模糊、学科设置不合理、科研管理手段单一、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科研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地方社科院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的契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例如采取转变科研导向、重视应用对策研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新智库的发展目标,重新调整学科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推行人员聘用制、定岗定编、绩效工资制等改革措施。通过改革,地方社会科学院增强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公共性,提高了科研上的投入产出效率,但是深层次上制约长期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改革措施还不彻底,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
本文从阐述西方国家思想库的概念入手,归纳了现代思想库的体制特点和治理模式,例如:组织和运营中的独立性和非营利性,科研管理上的项目制和竞争高效的用人机制,内部董(理)事会治理结构。通过学习现代思想库运营的成功经验,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治理理论,作者提出了(1)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切实增强地方社科院的自主性和公共性;(2)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公共法人治理结构;(3)努力提高组织资源配置效益,营造凝聚人才的竞争机制;(4)加强绩效评估体系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议;(5)建立开放互动的运行机制,大力提高自身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