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铁摩尔是20世纪边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继特纳之后美国边疆研究的领军人物,拉铁摩尔的一系列学术著作也成为了边疆研究的经典。但是因为拉铁摩尔的特殊经历(曾经担任过蒋介石的美国顾问、受麦卡锡主义的迫害等)使得国内外对于拉铁摩尔的研究并不全面。本文试图通过对拉铁摩尔学术著作的梳理,展现拉铁摩尔边疆学说的发展脉络,总结拉铁摩尔边疆学说的主要内容,分析拉铁摩尔边疆学说的影响与不足,以期使学界对拉铁摩尔的边疆学说有一个相对完整与全面的了解。本论文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一章主要是分析了拉铁摩尔边疆学说研究的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对拉铁摩尔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对拉铁摩尔边疆学说研究所存在的不足,阐释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六章:第二章是拉铁摩尔边疆学说的溯源,这一章主要展示拉铁摩尔边疆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正处于工业化与社会化的转型时期,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历史学界中盛行的“生源论”的历史观,将美国的历史置于了欧洲历史的窠臼之中,否定了美国文明的独特性。这种历史观引发了美国学界的反抗,特纳指出要从美国的西进运动来探寻美国特性形成的根源,开创了边疆学派,有力地反击了“生源论”对于美国历史学界的控制。20世纪初,中国历史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特纳之后,拉铁摩尔成为了边疆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术视野投向了西方学者仍觉神秘的亚洲大陆。同时,拉铁摩尔的边疆研究与中亚的探险家以及麦金德都有着学术上的渊源。第三章是拉铁摩尔与中国,这一章主要回顾拉铁摩尔的生平。拉铁摩尔自幼随父亲来到中国,后来又对中国进行了广泛的游历,尤其是中国的北部边境地区,成为了一名“中国北疆的行者”。通过对中国的游历,拉铁摩尔积累了很多对于中国的直观认识,为其以后成长为中国研究的专家奠定了基础。拉铁摩尔将中国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出版了许多关于中国的著作,赢得了学术界的赞誉。后来,拉铁摩尔又步入政坛,成为了蒋介石的美国顾问,见证了中美关系的风起云涌。拉铁摩尔的一生都与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第四章是拉铁摩尔边疆学说的形成。这一章主要通过对拉铁摩尔几部经典著作的梳理,展现拉铁摩尔边疆学说从源起到初具雏形的过程。《通向突厥斯坦的沙漠之路》作为拉铁摩尔的处女作,是拉铁摩尔边疆学说的源起,其在书中展现出的从历史角度分析现实的思路,成为了拉铁摩尔边疆研究的起点;《满洲:冲突的摇篮》则是通过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分析,指出了这一区域在历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在现实中的重要意义。拉铁摩尔提出的“蓄水池”理论标志着拉铁摩尔边疆学说已初具雏形。第五章是拉铁摩尔边疆学说的发展。《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是拉铁摩尔边疆研究的扛鼎之作,标志着拉铁摩尔边疆学说的成熟。拉铁摩尔在书中重构了中国历史的解读体系,重新定位了游牧民族的历史地位,为“中国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亚洲的决策》、《亚洲的局势》、《亚洲的枢纽》等著作标志着拉铁摩尔边疆学说的发展与完善,拉铁摩尔将自己的边疆学说应用到亚洲的分析之中,凸显了亚洲的重要地位,分析了亚洲的重新崛起的必然性,也完善了自己的边疆学说。第六章是拉铁摩尔边疆学说的主要内容,这一章主要分析拉铁摩尔边疆研究的几个重要概念与观点:自然地理的重要性、边疆的复杂性与不稳定性、“蓄水池”概念、华夷体系的再认识、挑战“欧洲中心论”等,这些构成了拉铁摩尔边疆学说的主要内容。第七章是拉铁摩尔边疆学说的评价,这一章总结了拉铁摩尔边疆学说对于历史学发展的意义和影响。拉铁摩尔的边疆学说填补了亚洲内陆研究的空白,引发对游牧民族的研究热情,完善了中国学研究,践行了实地调查与综合性研究的方法,为历史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于此同时,拉铁摩尔的边疆学说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三部分是结语,在这一章中对拉铁摩尔边疆学说进行了总体的评价,指出了对拉铁摩尔边疆学说进行研究的重要性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