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数调样效应,也被称为指数效应,它是指当指数成分股调整时,指数调入股票和调出股票在价格和交易量方面出现的异常反应。一般来说,对于指数调入股票,股票价格上涨,交易量上升;对于指数调出股票,股票价格下跌,交易量下降。目前,对指数效应的研究已经成为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自Shleifer(1986)提出指数效应现象以来,它就因为与有效市场假说相违背而备受关注,多年来,各国学者对指数效应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对于指数效应的解释都未能达成统一看法。目前对指数效应的解释主要存在以下五种假说:价格压力假说、向下需求曲线假说、流动性假说、信息含量假说、市场分割假说。这些假说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指数成分股的调整对股票价格和交易量的影响是不是长期的;调入股票和调出股票在异常收益率和异常交易量上的影响是不是对称的;指数成分股的调整是不是零信息事件等。虽然上面这些假设都是充满争议的,但都已获得相关的数据支持。研究结论的差异可以归因于选择样本期的不同及作者对长短期定义的不同。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方法,以沪深300指数在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的6次定期调整和2次临时调整的调整成分股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调整对股票价格和交易量的影响。事件研究法是现代金融学的经典研究方法,它用估计窗估计模型参数,用短期事件窗和长期事件窗来考察样本在短长期的表现。本文设定了两个时间基点:宣布日(AD)和生效日(ED);设定宣布日前120个交易日(AD-120)至宣布日前5个交易日(AD-5)为估计窗,宣布日前5个交易日至生效日后15个交易日(ED+15)为短期事件窗,宣布日前5个交易日(AD-5)至生效日后60个交易日(ED+60)为长期事件窗。指数效应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称为价格效应,用股票的超额收益来衡量,事件研究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准确计算超额收益,国内对指数效应的研究大多采用简单收益模型和CAPM模型,但大量的研究表明,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最能解释股票收益的变化,本文采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来计算股票的超额收益,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创新所在。实证研究发现沪深300指数存在显著地指数效应,但是调出股票和调入股票的指数效应并不对称,调入股票的指数效应更为显著,符合有效市场分割假说。从短期事件窗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调出股票在宣布日和生效日出现显著地异常收益率和异常交易比率,而调入股票的价格和交易量效应并没有调出股票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指数基金进行策略性交易引起的——它们为了避开生效日当天的价格压力放弃跟踪误差最小化的管理目标,选择在生效日前后调整投资组合;在宣布日至生效日期间,调出股票价格显著下跌,交易量显著增加,而调入股票的价格和交易量显著上涨,这与指数效应理论相吻合。在这期间股票价格和交易量的变化,一方面是由指数基金调整投资组合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其他投资者的跟风和投机行为所引起的。在长期事件窗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调入股票的指数效应更为显著。宣布日后,调入股票价格和交易量都显著增长,虽然在生效日之后出现反转现象,但并没有回到宣布日之前的价格水平;对于调出股票,股票价格在生效日之后一段时间出现显著反转,在宣布日后60个交易日,也就是宣布日后半年,调出股票的价格不仅回到指数调整前的水平,而且得到正的累计异常收益率;调出股票的交易量在生效日后出现反转基本回到宣布日之前的水平。从调入股票和调出股票的市场反应我们得出:调入股票的指数效应符合流动性假说和信息含量假说,而调出股票的指数效应符合价格压力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