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的徽商为研究对象,以其主营的盐业、典当业、木业、茶业四业为角度,探究其在这一区域的经营状况。从区域历史地理的角度,从整体上对徽商进行研究,并探究其经营的时间和区域特征,从而更为充分地了解徽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历程。以往的研究中,均以盐、典、木、茶四业作为徽商经营最为重要的几大行业,因而徽商经营这四大行业的活动是极具代表性的。本文的研究表明,明清时期徽商在长江中下游的兴衰亦与这些行业密切相关。其中,盐业的发展可谓徽商崛起的一大契机。一直以来,盐业作为官府的垄断行业,商人业盐有较大限制,但自明代开始,政府实行开中折色制,商人可直接在内地支盐贩卖,徽商因此而得以发展。由于地缘优势,徽商主要经营淮盐,而因盐业获利甚巨,盐商规模越来越大,盐业亦很快成为徽商的支柱行业。事实表明,盐业发展最繁荣的阶段,亦是徽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实力最为雄厚的时期,其他三大行业也在此推动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当淮盐衰落之际,徽商在这一地区的经营活动也开始出现疲态,逐渐衰落下去。徽商所营的四大行业中,唯有典当业是坐贾经营,而徽典与其他地区的典商不同之处就在于,其擅以低利取胜,由于本小利高,再加上明代是唯一一个以民间开设当铺为主的朝代,因而徽典很快开遍长江中下游一带。徽典的衰落一方面受战争影响,一方面是政府征收典税日益加重,因而无法支撑。但徽典的发展不仅对长江中下游的典当业发展有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原本针对徽典掌柜的“朝奉”这一称呼此后也成为对当铺掌柜的通称,影响可谓极深远。木业和茶业作为两个需要进行长途贩运的行业,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一方面徽州盛产木材与茶叶,另一方面,由于木材和茶叶均为季节性植物,因而徽商在采购木材和茶叶时一定程度上受到季节的影响,此外经营这两大行业的徽商多为富商大贾。但这二者亦有不同,尤其是木业,在清末徽商式微之际,唯有木材业仍保持着生机,其发展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而茶业虽然在清末开始衰落,但不同于盐、典两大行业,茶业在同治时期还迎来了一次中兴,徽茶远销国外,还带动上海成为新的对外贸易口岸。明清时期徽商在长江中下游经营这四大行业的过程中,不仅带动了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少商业市镇因此崛起,也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作为著名的儒商,徽商在进行商业贸易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他们在各地捐资建学院,而他们将徽文化带入长江中下游,对这一地区的文化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徽商还热衷于公共设施建设及慈善事业,他们的善举,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十分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