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是风险管理能力,是否能够妥善管理风险,将决定商业银行的命运。可以说目前银行业的竞争并不是简单的拼资金、拼规模,关键是拼风险管理、拼利润。消费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整个贷款业务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使得商业银行利润不断提高,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亦日趋严重,逐渐威胁到商业银行的发展。然而,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我国银行商业化改革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在这方面的研究更为薄弱。本文通过对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的调查,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现状、风险表现、风险管理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力求找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目前在风险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并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和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识别、预防、分散、转移、回避、处理等具体方法。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提出具体的建设建议。论文规划为为三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即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全文的基础部分。第一章概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对国内外有关于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对消费信贷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解释和分析,介绍了消费信贷的概念、特点及种类,重点回顾了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是后文消费信贷风险及风险管理分析的基础。第三章到第四章是本文的第二部分,该部分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和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三章探讨了消费信贷风险的表现与原因分析,主要论述了消费信贷风险的涵义、风险的成因及危害,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住房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以及助学的贷款的风险现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简述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随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从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风险量化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处理等方面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该部分是在前两部分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模式和具体的风险管理的对策。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路、原则与模式。第六章提出了强化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结论:1.我国目前处于消费信贷平稳缓速发展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消费信贷比重持续上扬,但减速从急转缓,消费信贷不良贷款隐患出现;2.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上有缺陷、风险量化技术落后、风险
其他文献
2009年底,我国的公路总里程已达386万公里,是1978年的4.3倍;高速公路里程从无到有,已达6.5万公里,与美国的差距在迅速缩小;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已达42.4万公里,是1978年的35.3倍;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港口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对港口的规划、管理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维持自身发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人权的国际属性日益突现。但是由于东西方国际政治及意识形态的差异和不同区域的文化相对性,使得人权问题很复杂。人权问题的复杂性使人
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的组成部分,没有外部营销指导的内部营销是不切实际的,没有内部营销支持的外部营销也是不能成功的。文章从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的含义及关联
通过类比影片《罗拉快跑》与环西湖建筑的"剪辑"手法,呈现了建筑与电影这两种创造过程中环环相扣的脉络联系。它们都遵从形象目的的"原构"与"重构"法则,符合爱森斯坦蒙太奇的
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相对国家、员工、投资者和社会公益贡献率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通过回
通过从作业成本法的定义与原理着手,在分析作业成本法适用范围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条件及前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
<正> 一、前言 在工业与民用框架结构设计中,常常遇到采用短柱式基础的情况,特别是山区建筑,这种情况更多。那么短柱或基础的短柱截面如何确定,短柱上的框架柱还要考虑什么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连年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汽车消费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加之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逐渐开放,激烈的竞争将
粘滞阻尼器作为一种有效的结构被动控制装置,能够向结构提供较大的阻尼,使结构受力更为合理,确保结构的安全。本文根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结构特性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