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北平地下党斗争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平作为中国的千年古都,自古以来是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在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党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和平解放北平,使其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这不仅与人民解放军的前线作战有关,更与地下党的领导工作密不可分。他们搜集情报、营救被捕者、策反敌军政要、发动群众、和扩充党组织等形式配合解放军,成功解放北平,功不可没。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对地下党进行研究。首先,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地下党斗争的历史背景。包括复杂的政治形势、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国民党对北平地区的控制与掠夺。广大民众饥寒交迫,民不聊生,生活没有保障。残酷而混乱的形势促使工人、学生、商人以及各行各业的工作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从业者在自己的岗位上,或举行示威游行或罢工,尽自己所能来抗议国民党反动派,从而有力地配合了地下党的工作,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其次,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地下党的组织形式和斗争策略。通过三线组织(外线组织、中线组织、内线组织)来开展反抗活动,三线组织各自独立又相互配合,保证了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地下党的斗争策略:思想上的准备和动员;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相结合;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紧密联系群众;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与解放区相互配合;地下斗争和解放区的武装斗争相互支援,相互配合,使地下党工作得到了指导,解放区人民获得了帮助。再次,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地下党的主要斗争形式。该部分以抗议国民党暴行、发动斗争直接对抗国民党为起点,分别从组织活动、情报搜集、对国民党内部矛盾激化和利用、对军队起义的策动以及为迎接解放军进城而保护城市设施等活动来介绍与国民党斗争的主要形式,再现了地下党的英明决断和广大民众的密切配合。最后,对北平地下党在和平解决北平过程中的主要成果进行总结。北平地下党配合解放军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和平解放北平,避免了战争,完好的保存了这座古城,使人民免于遭受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树立了城市解放的典型案例--“北平方式”,为后续诸多城市的解放提供了方法思路,大大减少了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从而在国内迅速粉碎了蒋介石反人民的本质,使中共迅速取得了政治领导权,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北平地下党在解放北平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经验与贡献可以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北平地下党斗争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党的重视与正确领导是地下党工作的重要保障,党员坚定的信心是地下党斗争获得成功的精神支柱,坚持团结群众、走群众路线是中共地下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共地下党员不朽的革命精神是当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弘扬中共地下党的革命精神,对当前党的建设、群众路线和统一战线工作都有很强的启迪作用。
其他文献
<正>文化价值虚根即指"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如生活方式、宇宙模式、价值体系、伦理范式、心理结构、审美表现等所体现的普遍性失落、失范、虚无或空虚状况"。在入主中原前,元蒙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所有的活体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其一生都经历出生、发育、衰老、死亡的过程,但各种动物及人的自然寿命长短,却千差万别。通过对不同种类动物寿
理性选择理论以韦伯的"工具理性"和"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以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为起点,考察政治领域的各种政治行为,构成了现代政治科学的一个主流理论。然而,由于过于追求理论
本文结合淮南矿区张集矿的具体情况,对采空区瓦斯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同时,通过相似材料实验,得出了采空区瓦斯浓度的分布和运移规律,两者基本吻合,从而为采空区瓦斯抽放打下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9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股骨近端
<正>【设计突破】著名作家冰心的《观舞记》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化艺术"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涉及具象的舞蹈艺术与抽象的语言艺术之间的相互转化,其间需要借助想象进
改变目前高职电子商务课程开发重视职业技能训练、轻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实际需求,以创业能力培养为突破口,遵循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不断发展与应用,使人们对动力转换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首先介绍了大中型客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就该系统的压力匹配、流量匹配以及转向器
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制度设计缺陷众多 ,理论研究薄弱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法治的要求严重不符 ,因此 ,亟待全面修正 ,重新构建。本文将超越现行法
苏格拉底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而且对法律有着崇高的信仰 ,他坚信法律是神圣的 ,因而在国家法律信仰面前选择了死亡 ,这种信仰 ,正是苏格拉底对雅典法律高度信任的情感。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