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环境意识调查研究——以山东省七地市为例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1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环境就一直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五中全会也都强调了环境对于我国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无疑,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人,特别是人的环境意识。在此背景下,学者们围绕环境意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有关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群体的环境意识研究却并不多见。因此,开展对该群体的环境意识研究无疑将会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鉴于此,研究以需要层次理论和ABC理论为基础,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运用导师科研团队在2014年至2015年间进行调研所获取的数据,以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群体为切入点,进行了影响该群体环境意识的因素探析及其环境意识提升路径的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新型职业农民环境意识可以区分为环境知识、环境态度以及环境行为三个维度,且三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其具体表现为环境知识的提升将显著地改善环境态度,而环境态度的改善则会为环境行为积极性地提升提供支撑。与此同时,基于需要层次理论和ABC理论,研究选取了相关的16个变量与上述三个维度进行了Spearman和Gamma检验,并验证了其中性别、年龄、户口类型、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农事时间、家庭收入、文化程度、教育支出、自身身体状况、培训参与、家人身体状况、子女情况、环境感知、养老保险对于环境意识三个维度的不同影响。最后,针对这一情况,并借鉴ABC理论提出了“以教育为先导、经济当支撑、环境文化新氛围来促进”的新型职业农民环境意识提升路径。
其他文献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对键盘、鼠标的过分依赖,使书法的实用功能被弱化,人们的书写能力正逐渐退化,孩子们更是被冲击者,多数学生没有扎实的书写
培养合格公民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已经无法承担实施公民教育的重任。因此,由公民课代替思想品德课成为必然趋势。本论文在杭州
高校教师招聘涉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关系以及高校与外部或高校内部不同层级不同权力主体的一个系统性事项,是利益相关者进行权力博弈,从而表达各自利益诉求的过程。基于以上认识
学位
期刊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展校企合作,不断强化办学特色,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努力
在信息时代,阅读已渐渐成为一个人提高其生存质量的一种生活方式,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外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