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业教育应在大学生就业工作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外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大众化到普及化阶段的发展历程表明,在大学生就业以及就业教育方面也经历过或正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外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如全程的就业教育体系、科学的就业指导理论、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多元的实习培训形式、全面的就业评价方法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快速增加。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而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就业观念仍然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就业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就业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提高。第一,教育理念人本化;第二,教育理论本土化;第三,教育过程全程化;第四,教育内容多元化;第五,教育资源基地化;第六、教育队伍专业化;第七、教育手段信息化;第八、评价体系健全化等。通过开展就业教育,使学生从根本上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才观、价值观,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完成从学业向职业、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