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ei1984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信用社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也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其发展路径是一种典型的“机构路径”,也是一种“功能路径”。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来看,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模式是随着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整而改变的;从适应性、效率性、政策性和改革成本方面考虑,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又具有诱致性的功能路径依赖。本文先对我国及新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评述。新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农信社发展的大环境,其发展阶段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建阶段、农行托管阶段和改革发展阶段。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农村信用社监管部门和机构的交替变更,将其归结为“机构路径”。然后,提出新疆农村信用社现存的问题并分析成因。新疆农村信用社现存的问题主要有:产权归属不清,管理体制不完善,贷款信用问题等。经过对新疆农信社客观因素的分析发现,新疆农信社不良资产的形成和信用风险的集中主要是:历史因素遗留的沉重的历史包袱问题、组织和内控制度不完善和人员职业素质较低等。接着,对现存的农村信用社的几种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以乌鲁木齐市联社、石河子农村合作银行、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等为例,通过对其股权结构和经营指标的动态对比分析,为新疆农信社的改革方向提供参考模式。最后,分析新疆农村金融体系构成现状,比较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从功能的角度,用C-A-P方法具体分析新疆不同区域农村的经济环境、经济特点、金融客户需求和不同金融模式所提供的金融供给,从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模式。本文学习并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在做了深入详细的实地调查后,运用比较法、博弈论、SWOT分析、C-A-P战略定位模型等,将新疆农村信用社发展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做相关比较,将联社形式、合作银行与商业银行作比较,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新疆农业的发展相联系,一改以往以信用社的上级监管部门为主线的“上级决定模式”的“机构路径”为“需求和功能决定模式”的“功能路径”,以期农信社的发展能因地制宜、满足所属地的金融需求,真正达到服务“三农”的目的,为新疆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力军的新疆农村金融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疆农村信用社必将在改革中不断规范,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推动新疆农业、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其他文献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要素和重要的物质基础。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严格控
钻井液降粘剂主要是用来降低钻井液的粘度,控制钻井液的流动性。好的降粘剂降粘率高,对粘土的抑制性强,成本低,有利于油田现场降低钻井成本、减少粘卡事故发生。本文通过对国内外
近年来新教改与新课改的提出与实施,都在强调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品质教育这一名词与当前教育改革背景是十分吻合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有紧跟现代化教育步伐的思想
叙述了电池和整车投入位置颠倒的情况,指出,以电池为依据规划电动汽车发展要近远兼顾、全面规划,燃料电池并非最好的终极动力,并提出一些建议。
本文基于PSM模型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实证分析了资本下乡对于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下乡从整体上显著提升了农村家庭收入,其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
目前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虽然现存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多项研究提示Hp感染增加了肺癌的风险,且肺癌患者幽门螺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32例)、治疗组A(30例)、治疗组B(30例)。三组患者在脑梗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