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高邮凹陷阜三下亚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研究区岩心资料、测录井资料以及一系列分析测试资料,重新厘定阜三下亚段的沉积体系类型,对研究区重点层位的古物源、古水深、古地貌、古波况、古风向和古风力等古环境进行恢复,综合沉积体系类型和六古恢复结果建立工区沉积模式,为之后有利砂体预测以及指导老区勘探提供新方法。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对高邮凹陷阜三下亚段重点井进行单井沉积相分析、重点剖面连井对比以及平面砂岩百分含量等值线图制作等工作,认为高邮凹陷阜三下亚段是三角洲前缘亚相、滨浅湖滩坝相、近岸水下扇相以及少数风暴沉积相共同存在的。2.对研究区重点层位的沉积古环境进行恢复:(1)古物源分析,判断出高邮凹陷具有两个物源体系,北部凹陷物源来自于建湖隆起,南部凹陷物源来自于苏南隆起;(2)古地貌恢复,采用残余厚度法,其步骤主要包括地层真厚度校正、地层压实恢复、地层埋藏史恢复和研究区古地貌三维成图;(3)古水深恢复及古波况分析,认为碎浪带的水深为9米,而破浪带大约位于水深15米的位置;(4)古风场分析,研究区风向以南风为主,古风速介于11.49m/s-26.61m/s,对应6-10级风。3.按照滩坝成因机制不同,建立高邮凹陷阜三下亚段的滩坝沉积模式,包括:正常风浪滩坝沉积模式、风暴流滩坝沉积模式和复合成因滩坝沉积模式。4.总结高邮凹陷的沉积体系类型共三类:(1)北部凹陷靠近建湖隆起南侧的位置发育了浪控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2)南部凹陷靠近苏南隆起北侧的位置发育了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3)位于半深湖中的风暴沉积体系。5.对有利砂体发育位置和规模进行预测,认为在高邮中部凹陷沙16井附近可能有未曾勘探过的砂体,在6-10级风力条件下可形成6m-11m厚的远岸坝,其单坝体的延伸斜宽为3.8km-7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