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资源是人类从事科技活动所利用的各种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总称,是科技活动的基础,是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科技成果的要素的集合,是“第一资源”。近年来,随着“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以来,山东省对科技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在全省普遍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科技资源固有的稀缺性特征和资源配置的低效性也日益突出,这些很大程度的制约了科技能力、科技竞争力的提升与发展。同时,建立在科技资源低效配置基础上的科技能力的提升是不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性的,基于低效配置的科技投入人力、财力的增加只能带来科技资源的更大浪费,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科技资源的稀缺状况。因此,如何优化山东省科技资源的配置,并不断提升山东省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于这一课题,本文重点聚焦在科技兴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分析山东省科技配置效率的的基本情况,揭示山东省科技状况的特征。在进行分析时,主要运用的是《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9》及《山东科技统计年鉴2009》以及《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的数据,选取了部分省市的数据指标,首先对山东和部分省市的科技资源投入和配置现状进行了粗略的分析,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山东省科技对经济的贡献进行分析,证明科技资源的重要性;再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和几个主要省市的35项科技指标进行分析来确定山东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排名;第三步论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分析山东17地市的科技配置效率,得出山东17地市科技配置效率的高、中、低三类中地市划分。
论文对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借鉴和学习国外科技资源配置的先进经验提出建议与对策。
本研究最主要目的是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分析山东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比较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经验和方式,从而寻求山东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机制和措施,寻求区域科技资源的科学有效配置的途径,以协调和促进山东区域经济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