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下一代网络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IP网络进行包括话音、视频、数据在内的多媒体通信。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由IETF提出的用于IP网络多媒体通信会话管理的应用层信令控制协议。使用SIP,我们可以方便地创建、修改和终止会话。通过把SIP与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SDP(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RADIUS(RemoteAuthenticationDialInUserService拨号用户远程认证服务)等协议和DNS(DomainNameSystem域名系统)、Email等成熟系统进行组合,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建立起基于IP网络的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同时可以方便地支持用户终端的移动,以低廉的价格快速创建新颖、个性化的增值业务。
SIP代理服务器处于整个SIP体系结构的中部,主要负责SIP消息的路由转发,对实现SIP智能终端的移动性和整个系统的功能分布和策略部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对SIP产生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应用领域及其优点进行简单介绍,然后以SIP的最新提议标准RFC3261为蓝本,详细介绍了SIP的框架层次结构、消息和基本呼叫流程。在深入分析SIP的核心概念——事务之后,本文对课题研究的主题——SIP代理服务器的逻辑框架结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
最后在细致分析NIST组织的开源SIP协议栈实现——NISTJAINSIPAPIs的基础上,利用JAIN-SIP协议栈在Windows/linux平台上开发了一个SIP有状态代理服务器,并利用BOLSIPPhone对SIP代理服务器进行了PC到PC的IP电话试验,并且还利用NISTIM(InstantMessaging即时消息)进行了即时消息通信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