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城市化加剧了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居民出行距离不断扩大,出行方式也越来越机动化,引起了道路网络容量与交通流量之间的严重冲突,特别是在通行高峰时段,拥挤的交通网络大大增加了居民出行的时间成本;机动化的出行同时伴随着汽车尾气的大量排乱,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污染。此外,由于城市职住空间布局不合理,导致居民通勤距离拉大,通勤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对建成环境影响并塑造居民空间行为已经达成普遍的共识,但不同研究结论各异甚至相互冲突。没有区分空间尺度、没有分析建成环境对居民空间行为的多尺度影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居民空间行为及其发生的对应空间尺度,分析对应尺度下建成环境影响居民空间行为的特征,解释现有对于建成环境影响居民空间行为出现争议的原因,深入探讨空间尺度选择对于研究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现有文献,明确建成环境的评价要素、常用指标以及一般研究方法,为研究开展打好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本研究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出行调查数据,通过居民出行来研究居民空间行为。本研究从三个层面的假设开始,提出了一个模型框架来识别已建立的环境因素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并将该模型框架应用于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多尺度影响研究中。研究根据地理尺度划分研究空间,分别构建了地理层面尺度对应模型和模型层面尺度对应模型,并与非对应尺度对应模型进行对照,强调了对应尺度的确定对建成环境影响居民出行研究的重要意义。此外,通过尺度完全失配下的模型以及添加调节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模型的比较来验证建成环境要素的空间自相关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为了验证和评价该建模方法,本文将珠海市2010年家庭出行调查数据和多源城市建成环境数据一起应用于该模型。结果验证了之前的假设。对应的空间尺度对居民不同类型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应尺度下的建成环境要素能够更好地解释居民空间行为;只有同时满足地理层面尺度对应和模型层面尺度对应,建成环境要素才能更好地解释居民空间行为,提高研究的准确性;而建成环境的空间自相关是造成邻里尺度建成环境可以解释居民通勤行为这一伪影响关系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的结果解释了建成环境影响居民空间行为的内在因果关系,从职住的角度指出了目前交通问题的根源,以及引导居民绿色出行的有效方向,可以为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