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北京冰窖藏冰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北方纬度较高且地处大陆性气候带,冬天河水易结厚冰,故而窖冰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因而古代冰窖分布普遍。清代时期,与北京地区相比,中国其他地方的窖冰无论从冰窖数量和藏冰规模上都与作为京城的北京无法同日而语。作为统治者所在地,北京每年举行的众多祭祀和庆典中使用大量冰块,皇室及官员在夏日饮食中和降温过程也要使用相当巨大数目的冰块,这些都是史书明确记载的。历来述及中国人藏冰及用冰的文章通常都是讲周代直至唐宋时候的情况,而对于清代冰窖技术的研究较为缺乏,是引起本文研究的初期动因。本文对相关历史文献及考古资料进行了比较细致周密的分析研究,对清代北京冰窖的形制类型及分布状况,冰窖的施工程序以及冰窖的日常管理状况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以考证我国在清代藏冰技术的发展状况。文章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研究清代北京冰窖的数量及分布特点。在不同皇帝执政时期,清代北京城内冰窖的数量及藏冰规模有一定变化。而冰窖主要分布于水源丰富和便于开采的临水地区。第三章研究冰窖的形制设施和藏冰原理。当今遗迹主要为官窖中的砖窖,其建筑形制基本相同,为半地下形式。砖窖缺点是建筑成本比较高,而简陋的土窖则由于建造方便投入较少。但砖窖在藏冰过程中体现的优势是土窖无法相比的。冰窖的藏冰原理主要体现在冰窖的结构设计和建筑用料上。第四章研究冰的采集。采冰过程具体分为涮河,采冰,运冰,储冰几个过程。第五章研究藏冰的使用。官窖冰的主要用于祭祀大典及贵族丧葬和皇家夏日饮食,赐冰给大臣。而民窖主要供给民间用冰。第六章是结论,为文章的总结与延伸部分。主要为对全文的各个部分进行总结,并研究清代冰窖技术对当今社会重新利用环保节能冰窖的现实价值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总体来看清代冰窖有分布广,数量大,藏冰规模大的特点。其建筑结构考虑到了藏冰、用冰、保温、卫生等多方面因素。在建筑外观上体现着当时的社会等级。建筑的选料不但考虑了建筑结构的需要也考虑冰窖用途的特殊性,本文主要呈现了清代冰窖的修建和使用面貌的简图,并从中探索清代冰窖的建筑特色和技术的使用。(一)古代冰窖的兴修主要是为了皇室及贵族的用冰,故而规模和数量均较小。而到了清代用冰范围的扩大化使得冰窖规模与数量已达到一个新高度。(二)建筑技术和建筑样式独具特色,尤其是官窖的修建更是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工对建筑材料与地点选择的科学性及先进性。(三)对于现有文章中对于冰窖数字记载的不一致问题,以古籍文献记载为准,核实数字。而对于已有文章中每年首次打冰腊八与冬至之争,以多种民俗书籍及史记进行分析选择本文应为冬至之时。通过对清代冰窖的研究,希望可以引起大家对古代传统技术的兴趣。古代多种技术虽不如今日高科技之便捷,但是从能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考虑,传统技术进行改良后使用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日,可以利用古人的智慧造福当今社会。
其他文献
以专门用途英语(ESP)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结合Hutchinson和Waters的"6W"六要素理论框架设计调查问卷,对海南省某医学院临床专业本科学生(全英班)就医学用途英语的教学进行了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改善外部环境、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员素质三个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
水稻生长发育需要中微量营养元素。近年来,中微量元素供应不足逐渐成为影响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而叶面喷施则应是当前补充中微量元素的主要形式。为此,在沭阳县安排了肥
岳飞秦桧身后被神化和妖魔化,多出自于政客们的政治需要。其实二人"道"虽有异,却并无本质区别,均为精忠报国之士。
本文结合竹叶青茶叶的翻译,从商标的命名、语言、文化和审美的角度探讨了商标翻译应注意的几个要素、商标翻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商标翻译策略,从而使译出的商标与原文的商
梳理从20世纪早期开始中国学者对菲尔丁的翻译和研究。早期的翻译主要是根据译者兴趣,研究很少;中期受苏联学者影响,菲尔丁作品的翻译和研究得到政府重视,在1954年前后以纪念
背景:音乐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能诱发听众的情绪反应,人们选择听音乐的首要动机也是体验或调节他们的情绪状态。Meyer(1956)指出,听众通常会对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和声即
目的:研究和探讨胆道系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与胆囊结石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8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粘膜、胆汁标本(结石组)和19例单纯胆囊息
<正>著名汉学家霍克思及闵福德先生翻译的《红楼梦》从问世以来,获得了翻译界的一致好评。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强调异化,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翻译方法相比,霍克斯为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