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轮廓不断向农村扩张,大面积的农村房屋及土地被吞并,由此产生了拆迁户和失地农民的新群体。为了使他们有所安居,安置小区也就应运而生。安置房越建越多,但是安置房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却不能很好地满足被安置居民对环境的要求。安置小区是安置失地农民和城市拆迁户的重要载体,安置小区的景观设计好坏直接影响被拆迁居民的未来生活的质量,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安置房居住区景观设计现状进展及成功案例,总结设计经验。通过对赛罕区西把栅村村落文化主题的提炼,将景观设计目标定为"集生态、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绿色宜居环境,给予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双重关怀"。将小区分成6个功能分区,鉴于西把栅村为蒙古族村落的事实,为了使居民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归属感,又将小区的景观分区划分成10个主题庭院,以蒙古族名字为主进行命名,分为恩和庭、嘎鲁庭、爱乐庭、宝音庭、格根庭以及巴音庭等,通过雕塑、小品及植物景观强化空间主题,为居民提供绿色宜居环境。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分析,将文化融合到景观中,使景观更具文化意义和实际功能性。希望通过本次对西把栅村安置房居住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以期为呼和浩特市地区安置房景观设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