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是人们生活的根本,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最基本的需求,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当前虽然我国实现了粮食产量的多年增长,但是我国粮食安全状况依然不容乐观。粮食进口量逐年加剧,耕地环境遭到污染破坏,这些都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粮食生产最重要的是解决耕地的问题。我国耕地面积是有限的,想要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是不太可行的。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进行耕种,让粮食增产增收,并保证粮食质量,不破坏生态环境,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将土地资源进行更合理的分配,实现耕地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出水平,提升粮食产量。可见,土地流转能成为我国增加粮食产量,实现粮食安全的一条有效路径。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现状,研究土地流转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试图建立相应的机制,发挥土地流转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本文首先研究了有关土地流转的基本理论,梳理了土地流转的相关概念和我国土地流转的制度演变。然后研究了我国当前土地流转的状况及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粮食安全状况,发现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粮食供求形势依然严峻,生产能力受到制约等多种问题。在分析了我国土地流转与粮食安全的状况后,对土地流转影响粮食安全的原因进行了机理分析。从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使撂荒耕地得到重新利用,提升粮食质量并保障粮食生产的生态安全等三个方面提出土地流转保障粮食安全的机理;并从流转后土地进行“非粮化”生产,或被“非农化”使用,高流转费用增加种粮成本等三个方面指出了土地流转威胁粮食安全的机理。其次,根据土地流转影响粮食安全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土地流转与粮食产量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土地流转对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土地用途改变等问题制约了粮食生产。并结合我国土地流转的具体案例进行了全面研究,发现只要进行合理的土地流转模式探索,土地流转对保障粮食安全能发挥十分显著的作用。最后,根据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土地流转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机制:从完善农业补贴政策、降低土地流转成本、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从完善农村产权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加强流转土地用途管制、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四个方面提出了土地流转的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