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是基础设施项目或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地方政府传统融资方式存在着债务资金的筹集与使用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翔实的论证、债务融资的偿债责任不明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加强地方债务管理,国务院及各部委要求规范或限制传统融资方式,并大力推广PPP模式。在此背景下,PPP模式快速发展,PPP开始成为地方政府主要融资方式之一。对我国PPP模式付费机制的原理、内容与运作方式等研究,有利于丰富PPP模式理论,有利于推动PPP项目构建包括财务基准指标、财务模型、付费调整、绩效考核等完整的和合理的付费机制,促进PPP模式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PPP模式发展的背景和发展概况,介绍PPP模式付费机制研究提出的缘由和过程,分析本文论题研究的现实目的和意义。其次,根据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PPP模式理论研究成果、PPP项目操作实践等,界定PPP模式、PPP模式付费、PPP模式付费机制、PPP模式的主要参与方等基本概念,明确PPP模式付费机制是财务基准指标、财务模型、付费调整、最低需求保障、绩效考核等因素组成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分析各因素的运作原理、运作方式和具体作用。再次,分别分析某长江大桥、某流域综合治理、某高速公路等三个PPP项目的付费机制,分析财务基准指标、财务模型、付费调整、最低需求保障、绩效考核等因素在上述项目案例中的实践运用,探讨具体运作方式和作用,并通过三个项目案例的对比分析对PPP模式的付费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最后,根据PPP模式推广的实践情况,分析PPP模式付费机制存在的问题,并逐一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PPP模式付费机制能更合理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