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962年,Gallager就提出了一种具有稀疏校验矩阵的分组码,称为Gallager码.限于当时的条件和人们的认识水平,Gallager码一直被冷落.随着Turbo码取得巨大的成功,MacKay等人对Gallager码重新进行了研究,将其发展为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成为一种新的逼近香农限的优秀编码方式.现在,LDPC码已经成为纠错编码领域的热点,并开始走向应用.该文对LDPC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介绍了LDPC码的结构,分析了正则码、非正则码以及多元域编码的性能,并给出了一些LDPC码的构造方法以及非正则码优秀次数分布对的搜索方法;然后讨论了短圈对译码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构造高圈长的LDPC码的方法;接着探讨了LDPC码如何实现线性编码的问题,主要是基于近似下三角矩阵的有效编码算法及其简单实现方法;最后较详细的研究了LDPC码的译码算法,分析了算法的译码复杂度,并对这些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基于LDPC码的优越性能,该文找出一组优秀的非正则LDPC码应用于IEEE802.16a OFDM环境中,对其在AWGN(加性白高斯噪声)和SUI-3、SUI-5多径衰落信道模型下的性能进行仿真,并与协议建议使用的Turbo码相比较.比较结果显示由于一些特定条件的限制,LDPC码在上述三种环境下都可以取得比Turbo码更好的性能.因此得出结论:LDPC码在衰落信道下具有良好的纠错能力,适用于WMAN等采用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