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花鸟画形式多样,在每个时期都有其鲜明的特点。随时间的推移,中国花鸟画带给人们无穷情愫和精神之美,是中华文化宝库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花鸟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的风格在不断的变化,因此我在进行创作时立足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史,剖析每个时期花鸟画的特点、每个阶段花鸟画的发展方向及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审美现象。研究生期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改变我对中国画构图的认识,在近现代中国画的一些作品中时常看到,作品中不仅具有传统中国画的韵味,同时结合了一些平面设计图案、西方绘画的构图形式及色彩运用,构图形式有很强装饰性和视觉冲击。本次创作以《春意》为主题,以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蓝花藤为对象。通过写生的水墨及速写进行收集整理、创作素材、立意等方式,循序渐进,整理创作构思,营造意境,希望能够通过画面去表现春天的西双版纳繁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同时通过这一景象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清代画家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认为绘画应多到自然中采素材。只有多观察客观事物,才能迸发灵感,创出奇妙之作。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创作来源于写生。在版纳的写生过程中认真观察蓝花藤的花型及长势,其花一串串垂挂在枝条上,像极了门上挂的珠帘。在创作之前的准备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中海报设计、服装设计及一些灯饰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认为这些都可以运用到花鸟画的创作中,所以在画草图过程中根据花势悬垂的特点,以满构图的构图形式让画面饱满。在设色上注重淡雅的色调去表现花固有的色彩,画面中以淡雅的色调表现花态的轻盈,表现春风轻抚的画面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