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稀土微/纳米发光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纳米材料的形貌、尺寸和维度对其物理化学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制备形貌可控的微/纳米材料、研究晶体的生长机理并探索其应用成为目前化学和材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由于稀土元素独特的4f电子层结构,其化合物在光学、电学、磁学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主要利用水热/溶剂热法制备了一系列稀土微/纳米材料,并对其生长机理、光谱特性和载药功能进行了研究。  通过掺杂Ca2+和Sr2+离子制备了常温稳定的六方相GdF3,碱土金属掺杂后引起的晶格膨胀和阴离子缺陷是六方相稳定的主要原因,以Eu3+离子为结构探针研究了正交相向六方相的转变过程。Ba2+离子虽不能引起相转变,但可作为形貌控制剂诱导正交相GdF3从亚微米盘演化为椭球状纳米结构。  在柠檬酸三钠的辅助下合成了磁性-荧光-多孔三功能BaGdF5纳米球。探讨了未掺杂激活离子时样品的发光机理,评价了样品的水溶性、细胞毒性和顺磁性能,并测试了它的体外T1弛豫效能。以盐酸二甲双胍为模型,研究了所得纳米球的药物负载和释放性能,讨论了样品荧光强度与药物释放量的依赖关系。  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Ba2GdF7纳米八面体和NaGdF4纳米管,改变乙二醇和肼的量可有效调控产物的形貌和尺寸。在时间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能的生长机理。通过掺杂Ln3+(Ln=Eu,Tb,Dy)、Ce3+/Ln3+和Yb3+/Er3+研究了样品的下转化和上转换发光性能,并讨论了样品中Gd3+→Ln3+和Ce3+→Gd3+→Ln3+的能量传递过程。  采用水热-煅烧法合成了三维层级结构的亚微米Y2O3∶Eu3+和Lu2O2S∶Eu3+。水热反应中乙二醇的量和溶液pH值对前驱体的形貌和尺寸有重要影响。基于系统的时间控制实验,提出了不同三维结构的形成机制。煅烧后前驱体转变成立方相的Y2O3和Lu2O2S,并且保留前驱体的规整形貌。掺杂激活离子Eu3+后研究了形貌对样品发光强度和荧光寿命的影响。
其他文献
设计了如下合成种芳香性螺双内酯衍生物的路线:以甲苯的衍生物与甲醛进行二缩合反应,得到二芳基甲烷,二芳基甲烷经两步法氧化后再在酸性条件下脱水环化成螺双内酯;或者将二芳
催化消除氮氧化物(NO)的研究是近代环保催化研究的热点,在这一研究中,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该工作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离子交换分子筛催化剂上NO的吸附性能
无论对于液晶的理论研究还是在液晶显示中的应用,液晶在基板表面的均一排列都是很重要的.液晶的定向排列取决于液晶分子与基板表面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即"锚泊作用".预倾角--
学位
该文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聚烯径/Mg(OH)填充型无卤阻燃电缆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燃烧机理及阻燃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对无机阻燃剂、阻燃增效剂的进展进行了概述.借助TGA、DTA、HA
该文对23种已知的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进行了系统地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并 建立了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结构活性模型.作者运用HYPERCHEM程序和MOPAC 6.0程序,采 用量子化
采用半合成方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较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的含硒抗体酶,并首次获得了与天然酶活力相当的含硒单链抗体酶.该研究的成功为GPX的人工模拟开辟了新的途
关键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对各行各业都进行了主要的发展与改进。我国在技术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软实力的发展与建设。书法
期刊
因为具有特殊的化学和光学性质β-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颇受瞩目.为此,该论文设计合成了多种可聚合的含β-二醴本以研究它们的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聚 合反应以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