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想值贴近度法的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以福建省云霄县为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n2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资源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因此,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是上升到国家层面上非常重要的任务,而制定合理的方法确定基本农田的划定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福建省云霄县作为研究对象,对云霄县耕地现状及基本农田现状从数量、质量和空间布局方面进行分析;第二,从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和区位条件两方面构建评价因素,采用理想值贴近度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在ArcGIS平台支持下,利用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各项因子进行分析并根据分值进行排序,选取最优耕地单元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第三,对本次划定成果从自评和与原规划基本农田成果对比两个方面,以数量、质量、空间布局等方面,对划定后基本农田进行系统评价。  本文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云霄县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为13543.6公顷,其中现状耕地的面积为7807.3公顷,耕地平均质量等级7.57等,整体上质量较好,但存在一定不足,部分园地为主的非耕地以及25°以上的基本农田,水源条件分布不均,且集中连片度区域差异较大等原因造成云霄县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质量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第二,本文研究采用理想值贴近度法,将耕地质量与区位条件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体系,耕地质量部分选取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表层土壤质地作为划定因子,区位条件部分选取集中连片度、交通条件、城镇中心影响度、耕作距离作为划定因子。研究得出,全县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为10887.19公顷,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为7.55等,划定成果满足云霄县对可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现状耕地初步划定要求,符合研究设定的目标。理想值贴近度法作为划定方法符合“土壤肥沃、水利完善、交通便捷、集中连片”和“应保尽保”的划定精神,能够为区域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提供借鉴和重要指导,以提高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工作效率,使结果更加科学合理。第三,本文结合云霄县永久基本农田存在的不足对基本农田保护提出4方面的建议,①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经济激励机制,提高基本农田保护积极性;②建立基永久本农田保护动态监管监察机制,及时预警破坏永久基本农田情况的发生;③建立完善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提供法律保障;④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稳步提高永久基本农田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泰安市岱岳区沙化土地水土流失过程中土壤的微形态变化特征。目的在于通过本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全面地对该地区土地水土流失和沙化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土
本研究通过设计砂-土、土-液、以及土-砂-液联合培养的三种根箱装置,模拟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上间作体系中禾本科植物小麦对双子叶植物花生铁营养的改善作用,并探讨了间作花生根际土壤有效铁含量、pH和Eh的动态变化,为进一步探讨和定量研究在缺铁土壤条件下间作体系中的小麦如何改善缺铁花生的铁营养提供了有效的试验方法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三种根箱装置以土-砂-液联合培养的装置最为有效,该装置摒弃了砂-土
以三工河流域为例,通过野外定位观测试验和不同年代遥感资料分析,以植物个体、群落、景观等不同层次植被变化为主线,分别研究了荒漠绿洲植被变化和土壤水盐运动规律,探讨了土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度不断加快,城乡建设用地已经过度占用了耕地资源,因此恢复耕地面积,平衡土地结构,确保粮食供应在城镇化进程得到平衡发展,土地复垦也被提上日程。旧村复垦作为土地复垦规划中的一种,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小觑的角色。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对建设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后所闲置的土地进行再次利用,使其重新恢复为耕地。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采取挖、塌、压等方式进行土地整理,以恢复可用状态的活
土壤养分是农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也是农作物的“食源”。由于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随之带来的影响也不断扩大,有好的也有负面的。在农业上,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