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分析师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信息挖掘者和传播者,是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桥梁,其重要性在中国日渐发展的资本市场中日渐凸显。而实地调研作为分析师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实地调研中,通过对公司的经营和生产活动进行考察,分析师能够获得该公司更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增加其分析报告的可靠性和信息含量,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这无形中会强化分析师的监督效应,优化公司的治理环境。然而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市场机制发育尚不完善,法律制度也不规范,分析师实地调研的经济后果会受到市场摩擦的影响,因此研究实地调研的实际经济后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现有文献已经证明提高信息披露会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率,但主要是基于发育完善的市场和法律保护制度的研究,关于实地调研和公司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仍然很少见。
本文选取2012年到2016年的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公司投资效率的代理变量使用Richardson(2006)模型计算,将残差作为偏离最优投资量的指标,按照此指标将公司年度样本分为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两组,分别和实地调研变量进行回归检验。使用上市公司所在地到金融中心城市的距离作为工具变量来消除内生性问题,并将市场化进程和股权性质纳入分析框架进行调节效应分析。实证结果发现:(1)实地调研对公司的投资效率有改善作用,与没有实地调研的公司相比,分析师实地调研显著提升了公司的投资效率;公司被分析师实地调研的次数越多、参与调研的机构越多,公司投资效率就得到越大幅度的提升;(2)实地调研和公司投资效率证明分析师实地调研的外部监督作用在更高的市场化环境下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这说明分析师获得的信息需要有完善的信息渠道传递,以及成熟的市场机制让投资者对披露的信息进行反应,在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公司的投资效率才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这一渠道得到提升;(3)实地调研和公司过度投资的负向关系在国有控股公司中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国有控股公司经理人的投资决策更多考虑政治任务,以实现自身的政治晋升为目的,因此更多地偏离最优投资水平。而实地调研能够增加外界对经理人行为决策的了解和监督,促使公司经理人审慎选择项目投资,优化公司的投资效率。
论文的主要创新在于,不仅验证了已有研究中关于实地调研作为外部治理机制,改善公司治理环境,优化公司投资活动等理论,而且推陈出新地将市场化程度和股权性质这两个重要现实因素的影响纳入分析框架,进一步探究股权性质和市场化这两个因素在其中的调节效应。不仅厘清了这两个因素的作用机制好和渠道,而且以中国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验证,量化显示了它们的调节效应。研究对中国的经济现状进行深入思考,对中国市场化和经济转轨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启发性意义。
本文选取2012年到2016年的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公司投资效率的代理变量使用Richardson(2006)模型计算,将残差作为偏离最优投资量的指标,按照此指标将公司年度样本分为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两组,分别和实地调研变量进行回归检验。使用上市公司所在地到金融中心城市的距离作为工具变量来消除内生性问题,并将市场化进程和股权性质纳入分析框架进行调节效应分析。实证结果发现:(1)实地调研对公司的投资效率有改善作用,与没有实地调研的公司相比,分析师实地调研显著提升了公司的投资效率;公司被分析师实地调研的次数越多、参与调研的机构越多,公司投资效率就得到越大幅度的提升;(2)实地调研和公司投资效率证明分析师实地调研的外部监督作用在更高的市场化环境下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这说明分析师获得的信息需要有完善的信息渠道传递,以及成熟的市场机制让投资者对披露的信息进行反应,在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公司的投资效率才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这一渠道得到提升;(3)实地调研和公司过度投资的负向关系在国有控股公司中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国有控股公司经理人的投资决策更多考虑政治任务,以实现自身的政治晋升为目的,因此更多地偏离最优投资水平。而实地调研能够增加外界对经理人行为决策的了解和监督,促使公司经理人审慎选择项目投资,优化公司的投资效率。
论文的主要创新在于,不仅验证了已有研究中关于实地调研作为外部治理机制,改善公司治理环境,优化公司投资活动等理论,而且推陈出新地将市场化程度和股权性质这两个重要现实因素的影响纳入分析框架,进一步探究股权性质和市场化这两个因素在其中的调节效应。不仅厘清了这两个因素的作用机制好和渠道,而且以中国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验证,量化显示了它们的调节效应。研究对中国的经济现状进行深入思考,对中国市场化和经济转轨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启发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