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我国政府利用外资的“试验田”。经过将近30年的建设发展,开发区已经成为各地招商引资、创造就业、增加税收的重要途径,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省级开发区,作为我国数量最多的开发区,正逐渐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亮点,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极。省级开发区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首先对开发区产生和发展的理论背景以及当前开发区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接着对国内外开发区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并重点以我国省级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级开发区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省级开发区的数量变化、地区分布、经济总量的分析,指出我国省级开发区发展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东、中、西部,沿海与内地的差异。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的成果,从外围层、嵌入层、网络层、节点层四个层面,构建七个指标因子,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多元回归线性模型来分析影响我国省级开发区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我国省级开发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外到内依次是当地综合经济实力——政策——资金资源嵌入——科技资源嵌入——网络层总指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优良的开发区企业网络建设对开发区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省级开发区的发展主要还是靠资本要素投入实现的,开发区经济增长对要素投入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城市经济实力通过影响投资主体的投资倾向来影响省级开发区发展;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强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和创新在开发区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政策因素还将在目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对我国省级开发区发展产生影响。今后我国省级开发区的发展应从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延伸产业链、加快技术进步、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几个方面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