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但由于施工环境的不断变化,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干扰事件,造成施工效率损失,引发工期和成本的增加,形成工程索赔。而一旦发生了施工效率损失,其成因的认定和计量方法的准确性就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若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则容易引发纠纷,致使工期延长,工程成本增加,甚至将影响工程质量,导致项目无法顺利进行,给双方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公平合理地处理施工效率损失索赔,规范其成因认定方法和计量方法,可以为承发包双方合理分配责任,明确补偿方式等提供依据。然而,我国在施工效率损失索赔方面缺乏系统性地深入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国内还没有对施工效率损失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有关于索赔问题的相关条款,但并未明确施工效率损失索赔问题的处理方法,即使可以套用相关处理程序,也缺乏具体可行的补偿方法。不能全面高效地指导承发包双方处理施工效率损失索赔问题,很难适应实际工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效率损失索赔问题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有关施工效率损失索赔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施工效率损失研究的理论基础中,对施工效率损失的含义进行了简略的界定和阐释,为开展研究和探讨问题奠定基础。引入了契约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可知,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交易性质,使其具有交易频率高、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多以及较高的资产专用性等特点,由于交易双方的有限理性和疏忽、契约语言模棱两可等问题,导致契约的不完全。为后续从减少交易费用、改善契约不完备的角度分析施工效率损失索赔的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同时,由于我国建筑业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即承包商和业主之间存在大量的信息盲区,因此本文还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分析研究了在施工过程中对披露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作用。随后阐述了施工效率损失索赔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现阶段施工效率损失计量不足,施工效率损失索赔意识薄弱,时限及证据管理不足,索赔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其中,针对施工效率损失成因难以认定及施工效率损失值难以精确量化这两大难点,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成因关系图和因果矩阵两大工具,对施工效率损失成因进行认定,对施工效率损失事件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采用学习-遗忘曲线法、Measured Mile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对施工效率损失值进行定量分析和精确量化。通过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承发包双方确定施工效率损失的原因和明确补偿数额,减少索赔事件发生时的纠纷,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项目的交易费用。最后,对完善建设工程施工效率损失索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契约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广泛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和工程领域发展现状,对推动和完善施工效率损失索赔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承发包双方公平、合理、科学、高效地处理施工效率损失索赔提供了依据,减少双方纠纷,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同时,对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