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化学物,在服装、食物、室内空气、汽油和柴油尾气等中无所不在。它属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溶液的沸点是-19℃,在室温时极易挥发,气态甲醛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其健康危害主要包括感官刺激、过敏反应和各种基因毒性。大鼠长期吸入实验已表明甲醛是一个鼻致癌物。2004年WHO将其由2A致癌原提升为1A致癌原,即“确认的人类致癌原”。目前,气态甲醛毒性效应是明确的,但其分子机制研究很不深入。根据现有资料分析,甲醛的健康危害一般与大分子蛋白质有关,因此,本文拟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来探索甲醛的毒性效应机理,并在蛋白质水平上来寻找其接触与效应的生物学标志物。 随着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完成及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蛋白质组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蛋白质组”一词是澳大利亚Macquaire大学的Wi lkins和Williams于1994年提出,“指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功能蛋白质组概念的提出为我们进行蛋白质组研究提供了依据。目前,有关甲醛的研究主要是环境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分子水平上多集中于DNA损伤研究,尚无蛋白质组水平的研究报道。 呼吸系统是甲醛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点。有资料显示,甲醛吸入染毒后,大鼠肺内甲醛含量比血、脑、肝、肾中高。但目前有关甲醛的研究多集中于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吸入暴露引起的肺损害研究非常有限。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大鼠吸入甲醛后其肺内的蛋白质改变,并对蛋白质改变的机制和功能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如下: 1、建立了正常大鼠肺蛋白质组双向电泳(2-DE)技术。 通过对蛋白定量、样品制备、第一向和第二向电泳中的各个实验环节进行控制和优化,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高的蛋白质2-DE图谱。正常大鼠肺在18cmpH=3-10L的胶上可分离大约720个点,且分离效果较好;蛋白质点平均匹配率为72.2%。这一技术的建立,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2、获得了甲醛吸入染毒后大鼠肺蛋白质组2-DE差异表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