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侵润和转移。这一过程受到一系列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调控。对这些基因的功能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肿瘤以及其它一些疾病的发生机理。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病毒癌基因HPV16E7导致宫颈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和肿瘤转移机制基因MIM (missing in metastasis)在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a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HSPCs)骨髓移植归巢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宫颈癌是导致妇女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是目前公认的宫颈癌发生的决定性危险因素。肿瘤的免疫逃逸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而肿瘤细胞表面MHC-I分子表达下调是肿瘤免疫逃逸的主要方式。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HPVE7能抑制宫颈癌细胞MHC-I分子的表达,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和染色质免疫沉淀等技术发现HPV16E7与HLA-A2启动子上游的RXRJ3的基序结合(GGTCA)并抑制HLA-A2的启动子活性。此外我们还发现HPV16E7尚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MHC-I分子的表达上调。我们的研究第一次阐明了HPV16E7通过两种机制来分别抑制HLA-A2的基础表达即通过直接与HLA-A2启动结合子和抑制诱导性表达即通过抑制NF-κB通路来影响宫颈癌的发生。这为我们阐明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HSPCs拥有自我更新和自我识别的能力,可以在致死辐射剂量处理的人以及动物模型中起到重组造血网络的作用。因此,被广泛用于重构恶性血液疾病和特定的非恶性疾病放疗后的淋巴造血作用。HSPCs的植入和造血细胞的重构是否成功,取决于干细胞向宿主的骨髓腔归巢的过程,以及移植后干细胞是否可以保留在合适的骨髓微环境中,从而使得植入的干细胞可以和一个或者多个特定的微环境中的宿主细胞如间质细胞、上皮细胞、表达SDF的网状细胞、表达nestin的间质干细胞中相互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基因捕获技术和基因型分析,建立了MIM敲除型小鼠品系。并在随后进行的小鼠骨髓细胞移植实验中,利用流式细胞术观测移植的小鼠骨髓细胞在受体小鼠中的分部情况。结果发现,在短期追踪的实验组中,MIM敲除型小鼠的骨髓细胞具有在受体小鼠体内更强的归巢能力。证明了MIM可能作为临床上改进骨髓移植手术的靶蛋白。我们同时也设计两个可以抑制MIM蛋白二聚化的短肽。进一步的体外实验结果证明,二聚化对于MIM蛋白调节细胞表面构象具有关键作用,揭示了MIM在骨髓细胞归巢和细胞塑形运动中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