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EMS突变体库的建立及β-葡聚糖合成关键基因AsCsLF6的Tilling分析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b272939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Tilling)是检测生物群体相关基因等位变异的高通量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识别出目的基因的差异位点。本研究采用化学诱变技术创建了燕麦的EMS突变体库,对其M2代突变体株系的形态特征进行调查鉴定,并采用内含子切结点引物和长随机引物的PCR标记分析M2代突变群体的突变体株系间与株系内的遗传变异。同时,采用琼脂糖凝胶Tilling技术对燕麦突变群体中β-葡聚糖合成关键基因AsCsLF6部分区段的等位变异进行了检测,并对燕麦VRN基因进行了克隆。主要结果如下:(
其他文献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近年我国在进口大豆中常常截获有曼陀罗种子(Dature stramonium L),这也往往成为贸易摩擦的起因。除此之外,曼陀罗还是大豆田常见的伴生杂草。为了了解曼陀罗对大豆造成危害的程度、方式与原理,给曼陀罗侵入大豆田风险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曼陀罗对大豆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室内试验采用生物测定方法,分别测试了曼陀罗根、果皮、种子浸提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幼苗
学位
为研究春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条件下的生态指标、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及水分利用的影响,于2010年3月-2010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进行野外大田春小麦试验。试验材料选用品种为永良4号,试验设不同生育期灌水水平和施氮肥水平2个因素,灌水水平分别为:拔节期不灌水(I1)、抽穗期不灌水(I2)、灌浆期不灌水(I3)、成熟期不灌水(I4)和充分灌水(CK)5个处理;施氮肥设
学位
干旱和盐胁迫是导致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鉴定、分离抗旱和耐盐相关基因对作物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是一个超家族,广泛存在于细菌、植物、动物和昆虫,该超家族成员在NAD(P)+存在条件下可催化多种内源和外源醛生成相应的羧酸。醛脱氢酶在生物体内执行着多种功能,如参与细胞解毒、物质代谢及渗透保护。ALDH7 (ATQ)是醛脱氢酶超家族中一个
学位
玉米是耗水量大的作物,研究水分亏缺下玉米生理、形态的变化以及对胁迫的响应能够为实际的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本试验通过调亏灌溉的方法对盆栽玉米设定不同控水梯度处理[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5%(对照)、65%~75%(轻度)、55%~65%(中度)、45%~55%(重度)],运用生理学实验技术结合常规染色、荧光染色、显微形态观察、细胞化学定位等手段,从生理学、形态学、解剖学和细胞化学角度,研
学位
太白米【Notholirion hyacinthinum(wils)stapf】是百合科(Liliaceae)假百合属(Notholirion)植物,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珍稀保护植物。本研究以太白米鳞茎、能育须根和鳞叶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分别研究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和光照条件对愈伤组织、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并摸索完善这一研究方法。将太白米鳞茎及组织培养诱导的愈伤组织、腋芽和不定芽的提取物进行紫
学位
茎瘤固氮根瘤菌是一种内生固氮菌,它可以促进禾本科作物的生长。为了探讨茎瘤固氮根瘤菌与小麦互作的机理,本实验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为弄清根瘤菌的内生定殖规律奠定了基础;选取小麦不同生长时期的样品,对代表固氮水平和矿质元素吸收的硝酸还原酶,代表抗逆性的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固氮菌与小麦互作初期防卫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将质粒pEGFP-
学位
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代谢主要是通过迷迭香酸代谢途径进行的,而迷迭香酸代谢途径由苯丙烷代谢途径和酪氨酸代谢途径组成,其中苯丙烷代谢途径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肉桂酸-4-羟化酶(C4H)是反应的关键酶。因此,对调控酚酸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C4H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可以进一步阐明丹参酚酸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实现酚酸类物质的大量积累。本研究克隆了丹参中肉桂酸-4-羟化酶(SmC4H)基因的
学位
水肥气热光等是作物生长必要条件,气体既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也是保证作物正常呼吸作用的必要成分。土壤中的气体也是保证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分解等的必要条件。研究气体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对改善作物根际微环境,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强作物根系活力,提高水肥利用率,促进作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根际土壤空气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探索根际通气灌水对作物生长状况及根区土壤微环境的影响,在3个
学位
干旱缺水是我国北方小麦产量提高的重要限制因子,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通过补充灌水来缓解小麦产量的下降。随着我国水资源短缺局势的加剧,通过挖掘作物自身需水规律对于实现高产、节水农业意义重大。作物产量不仅取决于同化物的生产,同时依赖于光合产物高效、合理的转运和分配。可见,深入研究有限供水与旱后复水对小麦光合产物的合成、运输与分配的调控,将为高产栽培、高效用水理论的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室外盆栽实验,以不
学位
本文利用长武一年一熟区定位保护性耕作试验以及杨凌一年两熟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覆盖及耕作模式、不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不同地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如下:1.一年一熟区保护性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1)不同覆盖方式均能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与不覆盖相比,秸秆覆盖产量增加了5.7%,地膜覆盖增加了20.2%,秸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