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务输出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农村人口实现城市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的健康发展关乎改革的成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和探讨之具有现实意义。在“三农”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先富向共富的转变等意义深远。鉴于民国以来劳务输出在周宁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与当前周宁劳务输出形成规模有着内在的联系,而至今还没有学者对之进行系统的有深度的研究的现状下,在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把此作为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认真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希望以此来推动对该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利于更好的解决当前的一些问题。文章由引言、论文主体和余论三部分组成。引言介绍了劳务输出的概念、研究现状以及选题意义。论文的主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论述周宁劳务输出发展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由于海拔高差大、交通不便,处于统治边缘的历史源流及为闽东最迟的建置,民众的迁徙所形成的宗族聚居及其在此基础形成的混乱的鬼神等信仰等诸多因素促成周宁山民自民国以来选择了发展农业与劳务输出并举之路,开始了对周宁山民城市化和周宁现代化的有益探索。第二部分重点阐述民国以来周宁劳务输出发展的四个阶段。根据劳务输出在不同时段与农业及其他产业的比重及其特点把自民国以来周宁的劳务史分成四个阶段,即民国社会的动荡与劳务的初步发展、1949-1978年间的社会形势与劳务的起落沉浮、改革开放与劳务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每一阶段又分别从社会背景、劳务类型、劳务收益、劳务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并进行纵横对比,为概括周宁劳务发展的特征作准备。第三部分概括了民国以来周宁劳务发展的四个特点。根据对劳务输出的四个阶段的阐述概括了民国以来周宁劳务发展的特点,即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劳务阶段的相对的超前性;空间上的从不断扩散到相对的集中,在改革前十五年劳务输出地主要是中西部地区,与同时期全国输出的方向相反;就输出地而言出现“三多二少”的特点;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民间劳务组织始终占支配地位。第四部分论述了劳务输出所带动的人流物流对山区社会的影响。由于民国以来周宁劳务输出带动劳动力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对山区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主要有: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对山区社会经济的反哺,改变了山区农村的经济结构,更新了山区农村社会的思想观念,山民对土地依恋程度日渐淡薄。为周宁山民城市化和周宁现代化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余论部分对民国以来周宁的劳务输出进行评价,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