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机制 ——以伊春市为例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许多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困难、人口红利消失、土地财政收紧、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危机,部分城市已从“增长”走向了“收缩”。面对局部地区出现的收缩现象,全国城市人口分布出现分化,人口持续向东部地区的城市群、都市圈以及省会城市转移,而东北地区由于经济动能不足、市场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成为人口流失、城市收缩的主要地区之一。伊春市作为东北地区典型的收缩城市,在经历了政策性禁伐、被动“去工业化”后,面临着人口流失、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失衡、建设用地低效利用等多重问题。建设用地作为城市经济活动的载体,其利用效率影响着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收缩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成为保持城镇健康发展、促进城市转型升级、维持经济-人口-土地多维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收缩型城市伊春市为研究对象,选择在较小尺度上对收缩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进行实证研究。选择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为时间点,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从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和经济产出两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评价体系,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单因素与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分异的影响机制,并根据效率值划分不同类型,综合考虑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环境承载能力等基础上提出差别化的建设用地调控模式,引导建设用地高效发展。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基于生产规模报酬可变的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1995-2015年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来看,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水平不高,时间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且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差异性逐渐缩小,整体朝着低水平均衡方向发展。从具体时间段来看,1995-2010年为伊春市效率上升时期,2010-2015年为效率下降时期,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时间演变趋势与林业资源开发在时间尺度上具有一定吻合性。(2)利用趋势面分析法探究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整体效率水平呈现为“团块状”分布特征,总体由南北两端逐步向中西部递减,且同一类型区域表现出集中连片的分布特征。在地理空间上,位于核心区的伊春区、友好区、翠峦区和乌马河区在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水平和发展趋势上均弱于外围区域,表现为明显的“外围区高、核心区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受到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和人口收缩强度的影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布相对稳定,城市收缩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异影响显著。(3)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分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均二三产业GDP、产业结构合理度、产业结构高级度、非农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的差异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格局分布具有高度关联性,其中人均二三产业GDP、产业结构合理度、产业结构高级度等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高于其他因素。在单因子与双因子的比较中,两两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度要高于单因素的解释力度,由此说明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分异并不是单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交互影响下形成的。(4)本文利用1995-2015年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均值将伊春市市辖区划分为高效利用区、次高效利用区、中效利用区、次低效利用区、低效利用区5类,综合考虑区域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禀赋条件的基础上,从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两个方面制定差别化的建设用地调控策略,构建三种适合伊春市不同效率类型的调控模式,低密度发展模式、增长型发展模式以及集约化发展模式,并提出建设用地的调控目标与具体提升路径,以促进伊春市整体效率的提升。(5)综合分析来看,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受城市收缩的影响较大,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在空间格局上表现出的“外围区高、核心区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与一般城市不相符,究其原因是因为收缩城市对于“土地资本”的依赖性更强,土地财政成为弥补财政空缺的重要手段,助推了伊春市建设用地的扩张,“稀释”了建设用地的经济产出,降低其利用效率。基于此种情况,收缩型城市应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增长,借鉴“精明收缩”理念利用弹性规划的手段促进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相协调,避免建设用地盲目开发,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高效运转。
其他文献
公司的资本结构会影响公司获取资金的成本,而资本成本最终影响公司的价值,因此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资本结构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治理结构是否合理也内在地反映在公司是否具有科学的资本结构安排之中,不合理的资本结构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混乱。我国推出中小企业板的目的除了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要外,一定程度上也是希望能够通过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规定,优化中小企业治理结构、规范运作。但是在中小企业板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提升,贸易开放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在创造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成为中国不得不面临的严峻事实。环境污染不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并且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如何提升环境质量,寻求环保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不仅对当代人,而且对后代都采取了负责任的态度。为了减少污染排放,政府采取了
修订背景为进一步提升广州市公交行业服务水平,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普遍适用性、管理规范性、科学前瞻性,市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对《广州市公交站点设置管理办法》和《广州市公交站点名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公交站点设置管理办法》和《公交站点名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期刊
站在杭州市余杭区的京杭大运河边上,看着自己承包的土石方工程正在忙碌施工,53岁的老李用两个字总结了自己的2019年经商感受——踏实。这一年里,余杭区的土石方生意并不像年初期盼的那么好做。但在老李看来,与过去经历相比这些也算不了什么。盘算一年得到的东西,他觉得并不少,何况有些东西不是可以用钱多钱少来换算的。老李并不是杭州人。1993年,在老家丽水做了12年竹器,结果忙碌一年只能拿到1800元。
期刊
后疫情时代国际贸易局势发生变化,当今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和俄罗斯也面临深刻变革,中俄经贸起步早、基础好,受疫情影响中俄经济虽然都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但两国依然展现出高水平政治互信,能源、基础设施、金融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显示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本文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从历史演进的视角,对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探析中俄经贸合作面临的新挑战,进而在后疫情时代全球新格局的背景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中,形成了较为壮阔的人口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为城市的发展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推动。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村剩余人口,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化地不化人”、“虚假城市化”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
近年来,定安县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林地,依托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生态产业,形成了以种植椰子、咖啡、芒果、杨桃、莲雾等产业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不仅在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中开启了农民的“致富密码”,也为定安县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
期刊
随着世界经济高速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不得不面对的首要任务之一。尽管,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环境治理措施,但整体而言,治理效果并不理想。面对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特性,“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情况又时常存在,此外,越来越多的事件表明:当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时,由公众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激化社会矛盾、影响国家稳定,而
数字普惠金融,是基于传统普惠金融在产品与服务模式上的数字化创新,以及金融机构基于互联网科技在普惠金融产品和金融应用方面的进一步深入。近年来,作为广西农业大县和甘蔗种植大县,D县不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D县两大农村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数字普惠金融信贷和理财产品,如“金蔗贷”等,这些产品的出现与发展帮助D县实现了普惠金融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在一系列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和创新当中,以往文献对数字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