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C2k)、哈尔加乌组(C2h)火山岩油藏勘探相继获得突破,获得了较大的油气储量规模。但火山岩油藏形成的控制因素较多,对火山岩油藏形成条件、主控因素的认识不够深入。针对马朗凹陷上石炭统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及后期改造作用、火山岩圈闭特征、火山岩油藏形成条件和主控因素等方面的难点,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探、钻井、测井和综合地质资料,将盆地构造分析、石油地质学、沉积学、火山岩石学等传统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相结合,以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为主线,研究其构造特征、圈闭特征,分析火山岩岩相、断裂和不整合等对火山岩圈闭形成的控制作用,阐明火山岩油藏形成条件及主控因素,指出该区火山岩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带和目标。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①三塘湖盆地位于西伯利亚与哈萨克斯坦板块聚敛部位,为一多旋回的复杂叠合含油气盆地。盆地基底形成于早石炭世,经历了四大演化阶段。从北到南可划分为马北、牛圈湖-牛东、马中、马东和南缘冲断带等5个构造带。②石炭系发育一套火山岩、碎屑岩呈互层状产出的海陆过渡相地层。上石炭统发育一套烃源岩和三套储盖组合,其中,C2k、C2h等二套储盖组合已获工业油流。③马朗凹陷上石炭统断裂发育,火山岩以裂隙式喷发为主。近火山口发育爆发相火山角砾岩,中距火山口及斜坡发育溢流相玄武岩、安山岩等火山熔岩,远火山口发育火山沉积相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等。④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原生孔、溶蚀孔和裂缝发育,孔、缝有效匹配,形成气孔-溶孔-溶缝型(地层型)、溶孔-裂缝型(内幕型)、溶孔-收缩缝-粒间孔型(火山角砾岩)等多种组合形式。储层总体上属低孔、低渗储层,经改造后的物性能达到中孔低渗程度。火山作用、构造作用和后生成岩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⑤火山岩岩性圈闭的形成取决于火山岩岩性、岩相和储层的后期构造改造作用,发育岩性-地层型、岩性型和岩性-构造型三大类火山岩圈闭。C2k、C2h优质储层、有效圈闭结合C2h充足的油源、油源断裂和封盖等条件在海西晚期-印支晚期时空匹配下,形成以牛东岩性-地层型油藏、马36井区岩性型油藏和牛圈湖岩性-构造型油藏等为代表的三类火山岩油藏。控制火山岩油藏的主要因素是火山岩岩性、岩相、断裂带、剥蚀带、油源以及古构造背景,火山岩改造型储层的形成是成藏的关键要素。⑥根据马朗凹陷C2k、C2h油气平面上沿“三线”(T2+3、P2t、P2l剥蚀线)、纵向上沿“二面”(不整合面、火山爆发间歇面)分布的规律,认为下一步油气勘探应从马朗凹陷“三带”(火山岩风化、淋滤带、火山岩内幕带、碎屑岩岩性带)入手,积极扩展新领域和新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