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狼图腾》自2004年4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以来,共计发行240万册,连续16个月高居中文图书畅销榜。这部由姜戎创作的带有自传性的小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狼”旋风,同时它也吸引了国外出版机构的注意。《狼图腾》的英文版权,以10万美元的预付金创下国内书籍海外版权的交易记录。目前,该书的版权几乎覆盖了所有主流语言,已经出版英文版、法文版、意大利文版等26种语言的版本。该作品的英译本由著名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所译,并于2007年获得首届曼氏亚洲文学奖(Man Asian Literary Prize)。其英文版于2008年3月全球首发,目前已受到了包括《卫报》(The Guardian),《国家地理旅行者》(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er)等国外期刊杂志的好评。
由于这是一部现代长篇小说,且其英译本面市仅仅一年,目前国内外译界尚无人对《狼图腾》英译本进行系统的研究。而对其译者葛浩文的研究也仅有文军的一篇论文从宏观方面对其翻译观进行探讨,对其在具体作品中翻译过程的探讨却从未有人为之。
一部翻译作品能否在目的语市场上适应与生存,与翻译活动中最具活力和能动因素的译者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翻译研究主要采用规范式研究。其重点一般都集中于对翻译的性质、标准和技巧方面的探讨,忽视了对译者的系统性研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重要转折,文化研究取向开始盛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发现了译者,译者的主体性成为翻译研究的新课题。但直至胡庚申提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才将译者推至中心,其主体地位和作用才得以实质性地彰显。
胡庚申大胆的选择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借用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基本原理,从译者的角度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对于译者来说,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的目的是求存,生效;适应的手段是优化选择;而适应的法则则是汰弱留强。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翻译过程的研究以及译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对比原文和译本,分别从译者对需要的适应与选择,对能力的适应与选择以及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三个方面,探讨分析《狼图腾》这部国内文学界颇具争议的作品获得国外出版界青睐的外部需求,葛浩文选择该作品的内部心理需求,葛浩文在语言维度对原作风格的适应和再现,对读者阅读心理的适应,对异域文化的适应及其所选择的相应的翻译原则与策略。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提出为翻译过程的研究以及译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全面的视角。本研究是对译者葛浩文研究的补充,同时本研究作为一个个案也可以证明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实践活动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