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肿瘤病人全身麻醉下行气管插管、麻醉期间对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的病人6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5~65岁,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舒芬太尼S1组(芬太尼剂量的十分之一),舒芬太尼S2组(芬太尼剂量的七分之一),舒芬太尼S3组(芬太尼剂量的五分之一),对照组:F组为芬太尼组,S1-S3组舒芬太尼组剂量按照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效应比为5:1、7:1、10:1来确定。全组病人均为全凭静脉麻醉。全麻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8mg·kg-1,维库溴铵0.12mg·kg-1,丙泊酚1.5mg·kg-1,研究组分别给予舒芬太尼0.3、0.42、0.6μg·kg-1诱导,对照组芬太尼3μg·kg-1诱导。术中分别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3、0.42、0.6μg·kg-1·h-1,芬太尼3μg·kg-1·h-1,复合微泵输注丙泊酚0.05~0.1mg·kg-1·min-1,根据血流动力学调整丙泊酚剂量,并计算丙泊酚用量,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30~45min停止输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全组病人从麻醉诱导开始,观察并记录病人气管插管时情况,记录麻醉前(基础值)、诱导后、插管后1min、3min、5min、10min、切皮时、切皮后30min、60min、120min、手术结束、苏醒时、拔管前、拔管后1min、5min、10min、20min、30min的MAP、HR。观察记录麻醉过程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的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四组病人年龄、体重、麻醉时间、MAP和HR的基础值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诱导后四组MAP和HR明显低于基础值(p <0.05),S1组MAP和HR插管后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S2和S3组MAP和HR插管后各时间点均低于基础值(P <0.05),F组插管后1、3min MAP和HR高于基础值组(P <0.05),S3插管后各时间点MAP和HR均低于S1组(P <0.05),插管后1min、3min时·组的MAP和HR均高于S1、S2、S3组(P <0.05)。术中,切皮时、手术结束时S1组MAP明显高于基础值(P <0.05),S2、S3、F组各时间点MAP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S1、S2、S3组各个时间点HR均低于基础值(P >0.05),·组HR在手术结束时高于S1、S2组(P <0.05)。四组MAP>120%基础值和需要降压药治疗的病人人数S3组少于S1、S2、F组(P <0.05)。术中HR>100次/分和需要美托洛尔治疗的病人人数S3、F组组均少于S1组(P <0.05),术中HR<55次/分和需要阿托品治疗的病人人数·组多余S1、S2、S3组。在PACU期间,苏醒时S1组MAP明显高于基础值(P <0.05), S2、S3组的MAP在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F组各个时间点MAP均高于基础值(P >0.05),S3组的MAP在苏醒时低于S1、S2组(P <0.05)。F组MAP在苏醒时、拔管后20min高于S3组(P <0.05)。S1、S2、S3组的HR在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F组的HR在苏醒时、拔管前和拔管后1min、5min时均大于基础值(P <0.05),F组的HR在苏醒时和拔管前大于S2、S3组。F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高于S1、S2、S3组(P <0.05),S3组手术结束后2H内出现烦躁和使用镇痛药的人数少于S1、F组(P <0.05),·组手术结束后2H内出现烦躁和使用镇痛药的人数多于S2、S3组(P <0.05),各组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舒芬太尼0.3μg·kg-1的诱导剂量能更好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功能稳定;麻醉期间持续静脉输注舒芬太0.6μg·kg-1·h-1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应用于妇科肿瘤手术,麻醉效果较好,简便易行,深度易控,血流动学稳定;术后恢复期舒芬太尼组麻醉苏醒迅速,苏醒质量高。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中诱导、维持以及术后较芬太尼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痛作用更强、苏醒更快、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