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利息收入对我国中小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以招商银行为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to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开始转型,大力拓展非利息收入。在我国,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净收益,汇兑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及其他非利息收入。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有助于提高经营绩效,但部分文献发现我国中小银行的现实情况却与此理论相悖,因此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选取招商银行作为发展非利息收入的成功案例对其进行分析,以使其他中小上市银行发现问题并学习借鉴。
  本文结构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介绍了非利息收入和中小银行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我国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的现实情况分析。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行非利息收入的规模与结构,发现其存在业务同质化,手续费及佣金占比过高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检验非利息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本文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国有大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资产收益率是呈正相关的,而非利息收入不仅不会提高中小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反而会抑制其发展。在结合了回归结果以及对中小银行与国有大行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可以推出,中小上市银行在发展非利息收入时存在一些问题——更依赖于非利息性业务但占比不高,业务种类不齐全,同质化严重。为了对中小上市银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本文第四部分选取招商银行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以提炼出其值得借鉴的地方。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结论与对中小上市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的建议,其中包括重视客户信息,扩大非利息收入种类特别是投资收益类业务,不断创新探索非利息收入新模式,为适应非利息收入改善银行内部组织架构以及重视人才的培养和运用互联网技术顺应时代潮流。
  招商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的案例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为了解决中小银行上述发展问题,让中小上市银行更好地更正确地发展非利息性业务,本文在综合考虑了中小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规模、结构、取得的成果以及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四个方面后,选取招商银行作为中小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的成功案例。本文对招商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发展规模,占比,盈利模式转型过程,风险管理,具体措施等方面,并提炼出其在转型过程中体现的优秀精神理念。但由于我国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普遍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最后将招商银行与美国银行进行了规模与结构对比,并总结出了招商银行与其他中小上市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案例分析之前,运用数据整理和回归实证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上市银行存在的问题;从四个角度阐述了选取招商银行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的原因,使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其他文献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土地的流转频率持续升高,不过在就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流转的时候,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流转过程中普遍存在违规甚至违法现象,导致流转效率低下、秩序混乱;因为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人主体不明,收益分配的范围、方式、比例缺乏规范性文件的指导,导致流转收益分配矛盾时有发生;因为地方政府强势地位导致农民话语权缺失而造成农民利益遭受损失,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差距
城镇化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城镇建设用地是城镇人口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因此城镇建设用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在利用城镇建设用地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我国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使得城镇建设用地紧缺,从而促使人地矛盾彰显;另一方面,城镇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利用,利用结构不合理等情况比比皆是,因此进行城镇建设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本和资源在城市的聚集吸引了大批农村人口到城镇就业,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和空心村现象普遍存在。盘活宅基地资源,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为盘活宅基地资源,拓展宅基地资产功能和经营功能,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提供了制度保障。  本文以宅基地“三权分置”为背景,在界定宅基地不同权利主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2004年至2020年,中共中央连续17年通过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聚焦“三农”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对当前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视和关注。而土地作为农业经济生产中农民最看重的生产资料,对于有效解决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三农”问题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下,为实现农村土地的有效集约化利用以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当前,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如何认识和处理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关系有着其深层次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价值。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和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两大理论视角,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方法从现存的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出发,利用规范研究方法归纳出我国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同步性、近年来我国毕业后未工作人员在城镇失业人
学位
精准医疗与现代医疗相比,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高度精准性。随着各国对精准医疗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全球精准医疗行业规模快速增长。基因测序作为精准医疗的基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医疗应用服务是目前活跃度较高且发展潜力较大的部分,涉及无创产前筛查、遗传病诊断、肿瘤诊断等诸多领域。同时,基因测序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微生物等其他领域,将为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重大变革。  基因测序行业广阔的市场
学位
近些年,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由此带来的社会养老负担逐年增加,未来基本养老存在巨大的支付缺口。企业年金作为社会养老和职工养老的重要补充,是适应社会人口结构变化和促进公平分配的客观需要。企业年金除了起到储蓄的作用,而且可以产生可观的投资收益,企业年金能够调动企业及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增加企业年金的投资规模,获得规模化的效应;同时,较高的投资收益不仅可以改善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平,而且还能增强青年员工对企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全球化与市场化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产品与服务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多元化,甚至全球化,中游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通过整合供应链与产业链来增强自身竞争力。而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涉及到货物供应链、物流运输供应链、信息供应链、资金供应链、技术供应链等管理内容,其中,供应商是货物、运输、信息、资金等要素的载体,供应商的选择、管
学位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尤其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推动下,中国对外投资总额一直呈高速增长。而非洲作为世界第二大洲,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随着政治经济日趋稳定,投资价值不容忽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受到东道国市场、资源、风险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并且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影响因素也并不相同。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先全面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历史与
学位
技术创新是一国经济能够持续增长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Solow,1957)。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我国产业转型和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此可知,高效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有利于保障我国产业转型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受多种投入要素影响,而资金是最具决定性的投入要素,主要来源于内部现金流和外部融资资金,企业作为资金净需求者,难以持续依靠自有资金开展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