鞣花酸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肥胖的作用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鞣花酸干预单一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肥胖,探讨其对肥胖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56只按体重随机分为七组,对照组,模型组,鞣花酸高剂量组(30mg/kg),鞣花酸低剂量组(10mg/kg),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阳性对照药(89.25 mg/kg),奥利司他阳性对照药(37.8 mg/kg)和硫普罗宁肠溶片阳性对照药(47.25 mg/kg),每周测量一次体重,两次进食量,分别在第12周和第25周量取大鼠体长。第25周时,分别腹腔注射葡萄糖溶液和胰岛素溶液,检测血糖水平;用超声诊断仪测量肾横切面中部前方脂肪层厚度;处理动物取血检测HDL-C、LDL-C、TC和TG水平;取附睾周和肾周白色脂肪组织和肩胛处棕色脂肪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形态,并计算白色脂肪系数;取肝脏计算肝脏系数后HE染色进行细胞形态观察;Western blot法检测附睾周白色脂肪组织中PPAR γ、C/EBP-β、C/EBP-α、UCP-1和PGC-1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鞣花酸高剂量组(417.06±42.93),鞣花酸低剂量组(395.61±30.83),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组(412.07±49.26),奥利司他组(408.09±52.18)和硫普罗宁肠溶片组(395.93±63.43)较模型组(559.45±59.46)大鼠体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进食量无差异(p>0.05);2.腹腔注射葡萄糖溶液后,与模型组(158.63 ±6.00,13982.63±933.17)比较,鞣花酸高(127.13 ±27.82,12423.38 ± 1299.97)、低剂量组(121.63 ±7.84,12412.29 ± 872.91)30 min时的血糖水平以及曲线下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腹腔注射胰岛素溶液后,鞣花酸高(2.59 ±0.16,439.50 ±22.65)、低剂量组(3.21 ±0.22,457.81 ±27.02)30 min时的血糖水平以及曲线下面积较模型组(4.65 ±0.35,503.81 ±26.26)亦均显著降低(p<0.05);3.鞣花酸高(3.97±0.42)、低剂量组(3.51±0.38)HDL-C 水平较模型组(2.9±0.59)均显著升高(p<0.05);4.与模型组(0.22±0.03)比较,鞣花酸高(0.05±0.01)、低剂量组(0.06±0.03)肾周脂肪层厚度明显减少(p<0.05);高(1.96±0.16)、低剂量组(2.08±0.13)的白色脂肪系数较模型组(4.26±0.19)也明显降低(p<0.05)。HE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鞣花酸干预后,附睾周白色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变小且数量显著减少,肩胛处棕色脂肪细胞体积变小且组织内毛细血管量增加,肝脏内空泡明显减少,肝脏细胞排列趋于规则。5.鞣花酸高剂量组大鼠附睾周脂肪组织中PPAR γ(0.22±0.01)、C/EBP-β(0.25±0.09)和 C/EBP-α(0.20±0.06)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0.44±0.06,0.45±0.04,0.50±0.09)均显著降低(p<0.05);而 UCP-1(0.38±0.05)和 PGC-1α(0.43±0.08)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0.18±0.04,0.16±0.06)则显著增加(p<0.05)。结论:鞣花酸高、低剂量均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体内白色脂肪的积累,鞣花酸高剂量降低脂质合成关键蛋白表达的同时增加棕色脂肪标志蛋白的表达,可能具有促使体内白色脂肪组织棕色样变的作用,和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的形成。
其他文献
吡咯赖氨酸是自然界中编码的第22个氨基酸。在一种被称为甲烷八叠球菌的古细菌中,它通过琥珀密码子UAG被合成进参与甲胺代谢途径的三个蛋白。UAG编码吡咯赖氨酸的过程需要pylT
黄刺玫(Rosa xanthina)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广布种,对其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数量生态学方法,从植物区系、群落生态学的角度,对黄刺玫群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