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配偶生殖功能正常,女子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或曾有过妊娠,配偶生殖功能仍正常,而后未避孕而2年未再受孕者,称不孕症。前者称为原发性不孕,后者称为继发性不孕。据统计,我国育龄妇女不孕症的发病率为20%,且今年来有上升趋势,其中排卵障碍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不仅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甚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家庭问题,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所以寻找一种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中药+温针灸、中药+CC两组方案对治疗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影响,包括受孕率、排卵率、中医症状疗效、BBT复常率、轻度OHSS发生率、妊娠后先兆流产率等方面,揭示中药+温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独特性,为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和新思路。方法所有病历均来自武汉市中医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妇科门诊。根据病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收集102例患者作为观察病例,采用临床观察、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中药+温针灸)52例和对照组(中药+CC)50例。观察两组治疗后基础体温(BBT)、卵泡监测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对上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治疗后两组妊娠率情况,治疗组71.2%,对照组68%,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经治疗两组促排情况,治疗组促排率为85.3%,对照组促排率为83.3%,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促排周期为3.43±1.25个,对照组平均促排周期为3.15±1.43个,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84%,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两组均达1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经治疗两组BBT复常率情况,治疗组为86.47%,对照组为86.42%,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妊娠后,两组先兆流产发生率情况,治疗组为2.70%,对照组为17.65%,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7)在本临床研究观察服药期间,两组轻度OHSS发生率情况,治疗组为3.85%,对照组为10%,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中药+温针灸与中药+CC两组方案治疗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在妊娠率、促排率、临床疗效总有效率、BBT复常率等临床综合疗效上无明显区别,但中药+温针灸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且使先兆流产率低于中药+CC组。为进一步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推广的综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