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基金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新兴投资工具之一,其业绩状况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所以一些学者致力于通过实证研究寻求问题的答案。一时间产生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文献。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部分对基金绩效评估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基金绩效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时期基金绩效评价主要依据投资基金的单位净资产和投资收益率。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基金整体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伴随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股票价格行为三大金融理论的出现,逐渐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Treynor指数、Sharpe指数、Jenson差异回报率。第三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察基金经理是否具有证券选择能力或者市场时机选择能力,以及基金经理是否能够持久地获得超额收益,即对基于基金经理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的基金绩效评价的研究。 在第二章,介绍了评价基金经理时机选择能力的经典模型和新的思路。首先介绍是Treynor和Mazuy通过在证券市场CAPM模型中加入一个二次项来评估证券投资基金经理择时与选股能力,又称TM模型。然后介绍的是HM模型,Herlksson和Merton提出在CAPM模型中引入一个二项式随机变量,将择时能力表示为:基金经理预测风险资产的收益高于或低于无风险利率的能力。通过对传统方法的分析,我们得到一种新的思路,考察基金经理是否具有时机选择能力,我们不能局限在一个较短的周期,而应该考察基金经理在市场出现趋势反转的前后是否有效调整了基金的投资组合的β值,或者说战略性的调整了其资产组合,其完成调整的时间是否领先于大盘的反转时间。另一个方面,如果大盘在某段时期内没有发生反转,而只是一段较小规模的调整,我们来考察基金在这一段时期内的反应,如果基金对后市判断正确,那么基金投资组合的β值应该不会发生显著性变化。 实证部分,这部分通过设计模拟方案来考察“波段操作能力”模型(2.2)的合理性,对每一次模拟给出系数α,β和δ的均值以及模型的拟合优度与传统模型的进行对比。本文根据Merton关于基金经理预测水平的概念模拟基金的收益数据,对基金经理的各种预测水平,考察模型(2.2)得到实证结论的合理性。通过Monte Carlo模拟对1999年5月前挂牌的8个基金分析,可以来细分基金的时机选择能力方面的操作风格。结果显示,基金开元和安信对时机的选择最均衡,既注重短期时机的把握又注意波段时机的把握,基金裕阳和基金普惠擅长波段操作,而其短期的时机把握能力不明显。总体看来,通过对这8家基金“波段操作能力”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基金经理把握较长的趋势的能力比其短期的操作能力更强,超过半数的基金都能把握中期趋势,并做出对基金组合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的状况,但随着基金的增加,基金相互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基金作为一个整体还能不能保持这种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第四部分对基金绩效评价中的基本问题进行近一步的探讨。第一,探讨了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选择能力一些比较受关注但仍然无定论的内容包括:基准组合的有效性及影响;业绩对模型和基准哪一个更敏感;基金的业绩是否优于市场指数。第二,介绍基金绩效的持续性研究,主要是分析业绩在不同时期是否有持续效应,是否可以对基金未来的业绩进行预测,这种预测性是否有助于做出较优决策以获得超额回报,等等。第三,关于投资风格确定和识别的重要性,认为如果经理人偏离了既定的风格,投资者就有可能产生错误的判断,并使投资组合面临不可预知的风险,降低多风格投资策略的潜在收益。组合的风格与经理人的特点不吻合时,也可能实现不了风格分散化带来的降低风险。DiBartolomeo和Witkowski发现有40%的基金被错误分类。最后,基金的评级:目前,世界上最著名、最广为人知的基金评级公司是Morningstar公司,其“五星”评级法对相关的基金公司就像一种“品质保证”。不难理解,评级高的公司将在未来获得更多新的资金流入,因此基金公司、投资人、经理人都非常关注业绩评级。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为证券市场上的基金运作、研究和评价引入了一种新的视角。基金的择时行为不但是一种市场收益的择时,而且也是一种市场波动的择时。因此,基金经理在预测市场走势的时候也要积极应对市场的波动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