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状况也日益受到关注。内蒙古近些年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需要了解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本文以2000-2014年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报、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等数据为支撑,通过文献调查和专家咨询,综合三种赋权法构建了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发展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并借助3S技术综合分析了内蒙古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多项式线性拟合法预测了未来至2020年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2000-2014年内蒙古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发展仍处于中等水平。其中,2000-2004年为缓慢平稳发展期;2005-2014年为快速增长期。子系统中,人口城市化水平发展稳定,初期贡献份额较高;经济城市化贡献份额逐年增加,变化趋势与综合城市化基本一致;社会和空间城市化表现一般。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表现出波动中上升的发展趋势,综合水平不高。2000-2014年,内蒙古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由勉强协调变为初级协调,其发展类型由城市化滞后转变为生态环境滞后。(2)区域内12盟的发展比较,2000-2014年,各盟市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增长最为明显的是鄂尔多斯和乌兰察布市,并以V型曲线变化;包头和呼和浩特市次之,表现为倾斜式上升,其它盟市呈低水平的缓慢增长,兴安盟为全区最低水平;12盟市生态环境水平波动最大的是乌海市和呼和浩特市,整体在2000-2011年间波动较为明显。各盟市协调度对比中,乌海市属濒临失调衰退类,呼伦贝尔市和赤峰市属良好协调发展类,剩余地区为初级协调发展类。12盟市协调水平差异性显著,空间分异性强。全区城市化滞后型盟市多于生态环境滞后型盟市。相比较城市化对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生态环境对区域协调的限制作用更大。(3)东西部地区对比表明,城市化水平呈现西强东弱、生态环境呈现出东部明显好于西部的发展格局。东西地区协调度差异显著,东部大于西部。东部属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城市化滞后型地区,西部则为城市化良好发展生态环境滞后型地区。(4)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全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将有小幅度上升,协调水平基本接近良好协调。协调发展度排名发生变化,将出现多个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型城市,但乌海市和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