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FD的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温度场仿真研究

来源 :北方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的过程中,加热的方式以及设备内部温度场的分布状况,对生化处理的效率以及能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影响。由于传统的加热方式多是单纯的依靠电能加热而且缺乏对内部温度梯度分布的研究,普遍存在着能源的浪费现象。因此,本文以北京瑞杰灵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现有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热管与太阳能结合应用作为加热热源得可行性,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仿真研究了设备内部温度场分布。在当今资源短缺的形式下,本研究对于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对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加热方式进行研究,研究了采用太阳能、热管和其它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加热技术作为热源的可行性,以代替传统的电能加热方式;分别设计了四周外置热源、四周外置热源加中间轴内置热源和四周外置热源加中间轴加搅拌桨内置热源三种不同热源布置方案,并建立了三维模型,采用Fluent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反应设备温度场进行仿真,获得了三种方案下的温度场分布状态;将设备内温度从环境温度(300K)上升到稳定温度(341K)取了六个温度监测点进行监测,通过对三种方案达到各温度监测点所用的加热时间进行了对比;对原有设备采用电加热与采用太阳能和热管加热的新型设备的耗能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设备内部温度的上升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加热初期(0-50s),温度上升较快,由初期的室温快速地增长到305K;加热中期(50-800s),温度上升速度较初期有所减缓,但是整体上仍呈上升趋势;加热后期(800s以后),温度逐渐趋于稳定(341K)。通过对三种方案达到各温度监测点所用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可得方案三的加热时间相对方案二可以缩短23%,相对方案一可缩短34%,更能缩短微生物发酵时间,从而节约能耗。通过对比计算可知新型加热方式可以节约85%的能耗,可满足餐厨垃圾生化反应所需要的温度能量要求。尽管方案三相对方案一而言成本略有增加,但是通过模拟结果获知,方案三可以更快的缩短加热初期的时间,即减小其微生物生长延滞期和指数期,快速达到微生物生长的稳定期。从节约能源的长期以及大型设备的加热考虑,采用方案三的热源布置以及新型的热源仍然具有经济可行性。
其他文献
微传播环境为微公益的道德教化实践提供了新的契机。微传播与微公益的结合是现时道德教化的必然选择,这种结合体现在公益主体、公益生产和公益参与中,它为道德教化实践提供了开
文化是创造,文化是智慧;文化是宝库,文化更是财富。罗马人不但用自己的心智创造文化,而且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魄,广泛地吸纳各种优秀文化,从而滋养了罗马文化这朵奇葩。
<正>《庄子》云:"技进乎道","技"即"工匠精神",就是对所做事情有近乎强迫的专注、坚持。正所谓"匠人之心,追求极致",以"中国制造"带动转型升级的今天,用"工匠精神"锻造中国公
期刊
可变剪接是造成生物体内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重要机制.自20世纪80年代间被首次报道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生物体内的可变剪接现象广泛存在,其能够调节增殖、分化
简述中国画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及中国画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出在新形势下研究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意在继承传统以求创新发展。
采用不覆盖草帘对秋延后栽培的辣椒进行低温处理,当夜温降至6-8℃时,通过喷施不同的外源物质来提高其抗低温能力。研究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Pro、SA和PP333,能够在不同程度上
对经B超检查诊断为盆腔积液得227例,再作B超系列检查发现其中患心血管病23例,肝胆系疾病28例,肾脏疾病18例,急腹症73例,腹膜疾病7例,妇科疾病73例,其它疾病5例,说明B超检查发现盆腔积液后再作B超系列检查
目前,老城区改造是许多城市都面临的问题,如何换发老城区活力变得尤为重要.对于老城区的改善不应一味的拆旧立新,更应考虑到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所以根据老城区本身所具备的
化学在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加强基于科学素养理念对化学教学设计的研究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也是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主要对我国高中化学
目的探讨冠心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初发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或不加用冠心